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苏俄政权在1917年采取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将土地、银行、贸易和重工业收归国有;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局部恢复资本主义,私人可经营小工厂,并能雇佣劳动力。这一变化表明(    )
    A: 政策调整为了更好地发展
    B: 困难时期采取的非常措施
    C: 苏俄政权的性质发生变化
    D: 以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为主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西贵港市2022届高三历史四模试卷
  • 2. 列宁将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做了区分,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初级形式”和“完全巩固”的不同发展情况。还提出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完备的社会主义”“成熟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等概念。这一认识(    )
    A: 蕴含着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
    B: 阐释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C: 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
    D: 指明了俄国革命的正确方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名校2022届高三历史4月大联考试卷
  • 3. 1922年,列宁在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中提到,莫斯科消费合作社准备从法国商人手中购买罐头食品的报告迟迟批不下来,最后由一名中央政治局委员出面协调,才算把事情办成。他意在强调(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B: 帝国主义包围的严峻形势
    C: 管理机制的改革迫在眉睫
    D: 国民经济比例已严重失调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新高考考前模拟试卷
  • 4.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下表是对1928~1932年集体农庄情况的相关统计。统计数字表明苏联(   )

    时间(年)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集体农庄败量(个)

    33300

    57000

    85900

    224500

    211100

    农户集达化的百分比

    1.7

    3.9

    23.6

    52.7

    61.5

    集体农庄能种面职占全部农民播种的百分比

    1.2

    3.6

    30.9

    63.0

    75.5

    A: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
    C: 国民经济比例出现失衡
    D: 农业生产组织规模不断扩大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022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 5. 1930年,苏联成立了“外宾商店”,到1933年初增加到了400个,最鼎盛时期,达到1500个。“外宾商店”不仅面向“外宾”,也面向“内宾”,其低价收纳民间金银等各种贵重物品,在国际市场上出售逐利。据此可推知,苏联的“外宾商店”(   )
    A: 是尝试改变经济体制的窗口
    B: 借鉴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C: 有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 减缓了经济危机对苏联的冲击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内蒙古赤峰二中2022届高三文综历史高考模拟(5.20)试卷
  • 6. “不应将社会主义消灭的对象对准小农经济的自发势力,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无产阶级的坚强盟友,小农经济是苏维埃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所必需的。”列宁的分析旨在( )
    A: 反对农业集体化政策
    B: 探索符合国情的农业政策
    C: 放弃向共产主义过渡
    D: 调整比例失调的国民经济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内蒙古包头市2022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 7. 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接受美德等国的技术援助,购买大量成套设备,兴建了大批建设项目并进行仿制。七十年代,苏联又从这些国家引进了一些项目,其中许多是三十年代曾经引进过的。这反映出苏联(   )
    A: 对外政策的相对稳定
    B: 经济结构的持续完善
    C: 工业建设的成就巨大
    D: 技术吸收的能力较弱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22届高三文综历史二模试卷
  • 8. 美国的苏联问题专家大卫·科兹认为,苏联老百姓无力阻止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老百姓处于民主政治体制之外,虽然从经济体制中获得了很多利益,而一旦涉及如何保卫自己的权利时,人民则毫无经验。可见该学者认为(    )
    A: 苏联解体在于人民政治经验的缺失
    B: 苏联模式之下缺乏真正的民主政治
    C: 斯大林模式保障了人民的经济利益
    D: 过多经济利益腐蚀了苏共执政能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两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 9. “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俄国以资本主义方式进行的传导型现代化受到阻碍的背景下发生并取得成功的。”这段话表明(   )
    A: 资本主义生产力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B: 十月革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C: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发生在发达国家
    D: 十月革命极大的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天津市河西区2022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 10. 1917年亲历俄国革命的美国记者约翰·里德说,布尔什维克党的胜利,是由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普通而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构建起新制度的框架。该观点(   )
    A: 强调民主革命的影响
    B: 揭示了俄国革命的显著特征
    C: 认同列宁主义的思想
    D: 指出了新旧社会制度的差异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天津市红桥区2022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