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俄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米罗诺夫写道:“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
    A: 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B: 继续战争的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C: 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
    D: 通过了《和平法令》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 2. 1921 年 8 月,苏维埃著名诗人波洛克开枪自杀,在他的遗嘱中有这样两句小诗:“看,莫斯科受寒忍饥,从前整洁美丽,而现在是买卖投机。”当时在苏俄知识界出现了一股不大不小的自杀浪潮,共青团在两年之内失去了一半团员,俄共党员中也有很多人退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实行余粮收集制
    B: 采取固定的粮食税
    C: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 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黄冈市部分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联考试卷
  • 3. 布尔什维克的政敌,立宪民主党领导人帕·米留可夫指出:十月革命是“俄国革命长期复杂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它不是对二月革命的否定.而是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主要是指:(   )
    A: 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B: 签订条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C: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和沙皇反动统治
    D: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苏维埃共同执政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4. 在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大型企业归国家经营的基础上,列宁确定了自由贸易原则,允许进行小工业商品以及农产品的私人贸易;没有收回国有的小企业,仍归业主所有,已经国有化的小企业则租给私人或合作社。列宁的做法(   )
    A: 保障了苏俄赢得国内战争胜利
    B: 践行了国家资本主义原则
    C: 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 改变了国家经济发展方向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中原名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四次质量考评试卷
  • 5. 1920年12月,列宁在一次讲话中说:“不实行租让,我们就不能实行我们的纲领和国家电气化;没有租让,就不能在10年内恢复我国的经济,而只有我们恢复了经济,我们才不会被资本打败”。这一讲话体现出列宁(   )
    A: 致力于新的社会主义探索
    B: 继续强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努力实现国家工业化目标
    D: 认识到国家资本主义的价值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大联考试卷
  • 6. 十月革命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地位,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并禁止雇用童工,取缔血汗工厂;左翼政治力量快速发展,甚至上台执政并推行某些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这些改变说明 (    )
    A: 资本主义社会弊端日益暴露
    B: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互借鉴
    C: 工人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 十月革命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试卷
  • 7. 如图是美国漫画家摩尔丁描绘苏联经济发展的作品。图中抱着孩子的农妇一面拉着犁一面抱怨生活的痛苦,而她的丈夫一手扶犁,一手指着坦克车队说∶"可是我们能制造世界上最好的坦克呀!"该作品 (    )

    A: 表达了对美苏"冷战"的担忧
    B: 揭示了苏联妇女地位的低微
    C: 肯定了苏联军事工业的成就
    D: 嘲讽了苏联经济的畸形发展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玉溪市2021届高三文综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8. 马克思不但宣称他已经发现并解释了社会运动的规律,而且还确信这些规律表明了恰恰是那些没有权的人们一一工人阶级能够而且将改变社会。他们将通过革命创造一个全新的社会。马克思认为这一革命性的变化不仅是令人向往的,而且是不可免的。据此可知 (    )
    A: 科学社会主义是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
    B: 指明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关键
    C: 它系统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
    D: 马克思主义成为俄国十月革命的指导思想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摸底考试试卷
  • 9. 苏联的强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迅速展现出来,已没有人能把社会主义斥之为不现实的空想。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的思想开始受到称赞。苏联的存在更加能使工人免受资本主义动荡的影响。苏联取得的成就反映了 (    )
    A: “计划经济”避免经济危机
    B: 东欧各国建成社会主义
    C: 依靠本国的力量实现现代化
    D: 苏联消灭了德国法西斯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吉林省吉林市2021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调研(一模)考试试卷
  • 10.     材料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继承了沙俄时期开发北极地区的已有成果,制定了统一管理的国家计划,重点关注对国家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北方海路(西起喀拉海峡,东至白令海峡的航段和水域)。为拓展北方海路的运输规模,苏俄政府组建北海航线委员会,负责运输货物和开发航线。1928年后,该委员会除了从事贸易活动外,还积极开展工业建设,负责将西伯利亚地区的谷物、木材加工品和渔产品等物资运往其他地区,并实现了北欧与远东间的定期航行。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苏联加快推进北方开发计划,除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外,还在极地航空与破冰船舰队建队设、能源开发与工业建设、陆路交通运输网建立等领域取得了全新发展。北极地区工业“基地”初步形成。二战期间,苏联远东军舰可经过北海航线进入巴伦支海,支援海军在欧洲战场作战。

    ——摘编自叶艳华《苏联时期北极地区和北方航道开发的历史考察》

    根据材料,指出二战前苏联开发北极的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前苏联开发北极地区的意义。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新乡市2021届高三文综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