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为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A: 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 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C: 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D: 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八单元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练习
  • 2. 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而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中华民族发展以崭新的前景。中苏改革的不同结果,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
    A: 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
    B: 要时刻警惕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C: 改革应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策略
    D: 改革步伐要尽快适应国际形势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八单元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练习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大规模垦荒。1954~1960年,苏联先后开垦荒地四千多万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其中三分之一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由于经营管理不善,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越来越少。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8.5%;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4%,比前五年下降1.1%,其后五年又下降3.0%;第三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材料三“他摆弃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落心菜一样。他认为只要把外西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她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痛,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原因。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认识。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八单元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同步练习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大规模垦荒。1954—1960年,苏联先后开垦荒地四千多万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其中三分之一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由于经营管理不善,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越来越少。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苏联人均生活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3左右。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渴望改变现状的呼声日益高涨。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和赫鲁晓夫的改革有何异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习题B组
  • 5.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漫画的视角对一段历史的政治观念、社会问题、人文现象等做哲理的思考,从中可以悟到一个社会变迁的脉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片_x0020_2

    材料二

    图片_x0020_3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该漫画揭示苏联经济发展的问题是什么?产生该问题的制度原因何在?
    材料二中的结局与材料一中漫画反映的问题有无关系?造成该结局的因素有哪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2021学年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习题
  • 6. 苏联的对外战争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数百万穿着军装的苏联工人和农民随着战线推进走出国门后才发现,他们生活的“社会主义天堂”简直无法同“资本主义地狱”相比,甚至战败的德国人的生活水平也要高于战胜的苏联人的生活水平。苏联人民的这一发现说明了(   )
    A: 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于社会主义制度
    B: 新经济政策未能恢复国民经济
    C: 战争使苏联损失惨重
    D: 斯大林模式弊端逐渐暴露出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20-2021学年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习题
  • 7. 1921年,苏俄私人资本积累为1.5亿金卢布,1923年初增至3.5亿金卢布。从1922到1925 年,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数量从856个增至1 786个。这说明苏俄(联)(   )
    A: 私有经济日趋占据主导
    B: 新经济政策成果凸显
    C: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
    D: 轻工业成为发展重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特加、格瓦斯等传统饮品备受俄罗斯农民喜爱。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苏联曾经推行禁酒政策,但酗酒和自制烧酒现象依然盛行,由此诱发的社会问题依旧突出。30年代,苏联的档案文献中已很少提及手工酿酒问题,农民酒类消费量急剧减少。这一变化反映 (   )
    A: 公民道德水平大幅度提升
    B: 经济政策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C: 法西斯侵略导致局势紧张
    D: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苏联民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列宁说“在俄国这样一个工人仅占少数、而小农占大多数的国家,要取得社会主义的彻底胜利,必须在掌握国家政权的无产阶级和大多数农民之间达成妥协。”因此,苏俄(   )
    A: 推行粮食税政策
    B: 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实行余粮收集制
    D: 建设集体农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辽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1920年10月,瞿秋白以记者身份赴俄考察并报道:世界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有了“极伟大的苏俄(联)国家做他的武器和工具” ,能够组成“国家的权力”,"来进行解放一切被压迫被剥削者的革命事业了”。这一报道强调了(   )
    A: 各国无产阶级联合斗争的必要
    B: 俄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十月革命为各国指明正确道路
    D: 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革命时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盖州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