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沈志华主编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
    A: 人民强烈要求进行反专制斗争
    B: 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 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 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gb】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B组习题
  • 2. 1917年3月2日,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以“第一号命令”的形式发布了一个法令:在一切政治发动中士兵要服从苏维埃和自己的委员会;国家杜马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只有在它不同苏维埃的决定相矛盾的情况下才能执行。这反映出当时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   )
    A: 行使中央政府权力
    B: 属于社会主义政权
    C: 已与临时政府决裂
    D: 已经控制俄国军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gb】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B组习题
  • 3.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符合该思想的措施是(   )
    A: 实物配给制
    B: 余粮收集制
    C: 工业国有化
    D: 允许部分企业给外国经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gb】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B组习题
  • 4. 苏联农业集体化期间,许多农民屠宰牲口,已经被充公的“富农”的牲口由于无人照管而死亡。直到苏联解体,牲畜总数也没有恢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913年的水平。材料说明农业集体化(   )
    A: 长期忽视畜牧业发展
    B: 制约了苏联经济发展
    C: 受到国家工业化制约
    D: 降低了人民生活水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gb】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B组习题
  • 5. 下图为苏联二五计划(1933—1937年)国民经济目标增长率与实际完成率的比较。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 农业和轻工业呈现出负增长趋势
    B: 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
    C: 反映了苏联调整经济结构的愿望
    D: 开始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gb】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B组习题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8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时,工业领域的所有制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所以,五年计划期间,所有制改造的重点在农业领域。在中央的推动下和压力下,苏联农村出现了“大跃进”式的集体化浪潮。到1933年,富农首当其冲被消灭,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到了社会主义大农业中,苏联从小农国家变成了拥有规模最大农业的国家。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此,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我们要发展工业,但绝不能够减轻农业发展的意义,特别要保证粮食生产的增加。为克服分散的个体经济的落后性,提高农业生产,必须积极地和有步骤地在自愿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把贫农和中农联合起来,发展农业合作化。农业机械化五年内只能在个别的局部的范围内试办,到1957年参加现有的初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将占全国农户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个农业合作计划对于促进农业的发展和保证全部经济计划的实现将是很重要的,对于限制和逐步地消减富农经济有决定意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实施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目的和主要特点。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对我国制定“一五”计划中农业合作计划的启示,并简述实施农业合作计划的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gb】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A组习题
  • 7. 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这一调整旨在(   )
    A: 确立苏维埃的农民土地所有制
    B: 争取农民阶级对革命的支持
    C: 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D: 瓦解临时政府的统治基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gb】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A组习题
  • 8.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韧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党选进立宪会议!”这表明当时布尔什维克党主张(   )
    A: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 利用和平方式掌握政权
    C: 与临时政府彻底决裂
    D: 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gb】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A组习题
  • 9. 1920年,苏俄的农业总产量只相当于战前水平的2/3,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严重缺乏,人们要忍受着冬季严寒的侵袭。到1921年,情况更惨了。这主要是因为(   )
    A: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国内战争的破坏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延续
    D: 西方国家的封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gb】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A组习题
  • 10. 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苏俄领导人试图用“军事方面获得的全部经验来解决和平建设的基本问题”。为此,苏俄政府力主(   )
    A: 弱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B: 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C: 给予农民经济上的独立性
    D: 加快实行新经济政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gb】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 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A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