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
    A: 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B: 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C: 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 实行粮食税制度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适应性试卷(12月份)
  • 2. 1929年10月,苏联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7.6%,1930年为23.6%,1931年为52.7%,1932年为61.5%,1933年为65.6%,1934年达71.4%,到1937年,超过9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农业集体化运动(    )
    A: 满足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需要
    B: 开创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先河
    C: 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D: 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的发展要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四次月考试卷
  • 3. 下表为1930—1940年《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卢布)表中贸易额的变化反映了(    )

    年代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外贸总额

    1643

    1502

    1002

    661.8

    510.3

    477.4

    485.4

    523.7

    475.1

    271.4

    485.2

    A: 帝国主义对苏联的经济封锁
    B: 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世界贸易的发展
    C: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优势明显
    D: 苏联经济建设忽视世界市场的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上杭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考试试卷
  • 4. 朱自清在《论标语与口号》中说:“标语口号用在战斗当中,有现实性的必要的。”与标语“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相关的“战斗”是(    )
    A: 巴黎公社
    B: 二月革命
    C: 十月革命
    D: 苏联解体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 5.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
    A: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B: 促进了俄国迅速完成社会转型
    C: 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
    D: 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勃利高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列宁曾说:“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这一思想(    )
    A: 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B: 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C: 说明列宁对资本主义完全认同
    D: 是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论阐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5月月考试卷
  • 7. 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
    B: 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
    C: 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
    D: 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5月月考试卷
  • 8. 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与此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当时的时代,苏联面临帝国主义威胁,经济文化落后
    B: 付出的代价包括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题严重失调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面临冷战威胁,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 戈尔巴乔夫主持的民主化改革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5月月考试卷
  • 9. 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斯大林模式  (    )
    A: 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
    B: 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导致生活物资短缺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5月月考试卷
  •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许多国家摆脱英国的殖民控制,西方学者称之为“非殖民化”。认为英国的“殖民撤退”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的,是其明智的殖民主义政策的目标和结果。该观点(    )
    A: 抹杀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威力
    B: 否定了西方殖民侵略的丑恶历史
    C: 揭示了“非殖民化”的真实成因
    D: 贬低了宗主国放弃殖民的主动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