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读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全球各区域占世界经济比重

    ①19世纪中期以前亚洲占世界经济比重最大     
    ②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经济造成了较大破坏

    ③二战后北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在持续增长    
    ④21世纪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各区域经济增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昌平区2022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2年4月,美、英初步达成了1943年在法国北部登陆作战的协议。5月底,苏联向美国提出了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的要求,美国答复说完全有把握在1942年向法国进攻。6月初,苏联征得了英国对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的允诺。6月12日,苏英、苏美分别发表了联合公报,宣布“双方对于1942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迫切任务已达成充分的谅解”。这样,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以苏英美政府声明的形式确定下来。1942年夏,英军在北非战场失利,英国向美国提出以在非洲登陆代替在法国登陆的作战计划,并征得了美国的同意。7月25日,英、美制定了1942年秋在北非登陆的“火炬计划”。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已不可能,第二战场问题被搁置起来。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美英确定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问题的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二战场问题被搁置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皖豫名校联盟体2022届高三历史三模试卷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过1832年、1867年、1885年的议会改革,工业集团在议会中获得了更为强势的地位,他们在议会中大力鼓吹自由贸易,政府也在顺应这一趋势的发展。1873—1894年,英国小麦种植面积从147万公顷下降到57.5万公顷。19世纪70年代后期,英国进口的小麦占国内消费量的50%以上,而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则进一步上升到64%,到了1910年,这一比例已上升到79.66%。一战中英国采取措施鼓励本国农业发展,并取得一定效果,但一战后,随着对外交通的恢复和20世纪20年代农业长期危机的出现,英国政府改进农业的努力化为泡影。二战及战后初期,英国粮食短缺甚至引起粮荒。时至今日,振兴英国农业仍然是历届英国政府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

    ——摘编自任艳、常伟《工业化进程中英国农业的兴衰及其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粮食问题的出现与英国发展道路的内在联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层面解决粮食问题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2届高三历史三模试卷
  • 4.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把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视为头等大事,其原因是(   )

    ①吸取第二次世界大战教训②社会主义阵营影响的扩大

    ③各国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④国际组织进行各方面协调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延庆区2022届高三历史一模试卷
  • 5. 《联合国宪章》第103条规定:“联合国成员国在本宪章下之义务与其依任何其他国际协定所负之义务有冲突时,其在本宪章下之义务应居优先。”据此可知,《联合国宪章》(   )
    A: 带有帝国主义强权政治色彩
    B: 对其他法律性文件具有排他性
    C: 深受欧洲旧有的国际法影响
    D: 在客观上有助于国际法的统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关于二战中的某次战役,学者普遍认为该战役粉碎了德军夺回战略主动权的最后一次努力,也标志着苏德战场形势的根本转折的完成。从此苏军全面转入了战略进攻,而德军则被迫进行战略防御,处于“覆灭的边缘”。该战役发生于下图(示意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丽水衢州三地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试卷
  • 7. “战役之前,德军还有一定程度上的战略主动权,能够自主选择发动进攻战役和进攻方向;战役之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苏联红军从这里开始了收复国土的大规模的全面进攻。这次战役也被视为欧洲东部战线的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关键转折点”。据此推知,该“战役”位于下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考试(二模)历史试卷
  • 8. 1942年1月1日,华盛顿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包括美国、苏联、英国和中东等26个国家的代表。尽管所有国家的代表都为自己的利益辩护,但他们在德国、意大利和日本问题上达成了协议,在这些协商之后,26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一项联合声明。该“联合声明”是(   )
    A: 《慕尼黑协定》
    B: 《凡尔赛条约》
    C: 《联合国宪章》
    D: 《联合国家宣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9. 美苏冷战和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峙,标志着战后国际新格局——两极格局的形成,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其真正转折点是(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巴黎和会
    C: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十月革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英国主要考虑的是(   )
    A: 波兰灭亡与英国的利益没有关系
    B: 帮助波兰会大量消耗英国的财力
    C: 波兰灭亡有利于英国的殖民扩张
    D: 波兰灭亡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六县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