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7月24日,盟军占领圣洛一线,共毙伤德军11.3万余人,击毁坦克2000余辆、飞机340余架,这场战役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 正式开辟,对于加速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具有重要意义,这场战役是(   )
    A: 敦刻尔克大撤退
    B: 不列颠之战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诺曼底登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 “即使在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的飞机产量,仍达到2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工人们,驾驶着刚刚造好的坦克,直接出厂,迎战德军。”材料表明(   )
    A: 斯大林拖拉机厂生产能力很强
    B: 工业化建设奠定战争胜利基础
    C: 斯大林模式忽视了轻工业发展
    D: 德军遭到斯大林格勒人民抵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3. 二战后期美国力图在战后建立“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苏联也希望建立新的国际组织来“保证持久和正义的和平”。1945年10月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联合国建立起来。这表明(   )
    A: 美苏在战后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诉求
    B: 美苏都希望建立自己主导的世界秩序
    C: 维护和平的理念顺应了国际发展大势
    D: 两种社会制度国家能够永久和平相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到全球战争的过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斗争的结果。二战期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   )
    A: 英法对德宣战
    B: 苏联人民开始卫国战争
    C: 美国对日宣战
    D: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梅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欧洲方面,德意志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为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是迫在眉睫了。在战争中,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动员舆论,战争的双方都将不顾羞耻地宣称自己是正义的,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1939年9月)

    材料二   这一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为了侵略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而发动的非正义的掠夺的战争,而在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起而抵抗的一方面,则是为了保卫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正义的解放的战争……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

    ——摘自《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1941年12月)

    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不同认识。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产生上述两种认识的国际背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雅、执信、二中、六中、省实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
  • 6. 1936年11月,德日签署的《反共产国际协定》规定:当缔约国一方遭到苏联进攻或进攻威胁历史试题第4页(共6页)时,另一方不得采取任何有利于苏联的行动并立即商讨“保护共同利益”的措施。该协定在当时旨在(   )
    A: 建立侵略苏联的同盟
    B: 摆脱国际联盟的束缚
    C: 转移国内斗争的视线
    D: 掩盖对外侵略的野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雅、执信、二中、六中、省实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联考试卷
  • 7. 丘吉尔在他的《二战回忆录》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兔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没有必然性
    B: 二战的发生绥靖政策有重大责任
    C: 小国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
    D: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是法西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 8. 1938年9月的一天,张伯伦回到英国,他挥动着手里的那张纸说:“在我国历史上这是第二次把光荣的和平从德国带回到唐宁街来,我相信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他挥动的那张”纸”是(   )
    A: 《凡尔赛和约》
    B: 《九国公约》
    C: 《联合国家宣言》
    D: 《慕尼黑协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补资本主义有两重含义,一是资本所有权方面的“人民化”,二是社会制度方面的“福利化”。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

    ——钱乘旦《不平衡的发展:二十世纪的历史与现代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修补资本主义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修正民族国家”在西欧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 10. 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美元与黄金危机》一书中提出: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制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如此则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制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本国汇率保持稳定,国际货币国保持贸易逆差
    B: 为了美元汇率保持稳定,美国要保持贸易逆差
    C: 贸易逆差是导致国际货币贬值的根本原因
    D: 特里芬难题道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