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聚会,会后第二战场的开辟加速了德国法西斯主义的灭亡。同时,也是人类打破划地为牢的陋习、消除意识形态差距、共同承担起道义和责任的先例。这一“历史性的聚会”是(   )
    A: 开罗会议
    B: 波茨坦会议
    C: 德黑兰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凤鸣山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2. 下列史实,能支持下图漫画寓意的有 (   )

    ①发表《波茨坦公告》

    ②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③发表《开罗宣言》

    ④决定开辟第二战场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凤鸣山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写道:“英国四百年来的对外政策……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具有支配力量的暴君。因此,我们不要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如果情况改变,我们同样可以亲德反法。这是我们正在遵循的国际政策规律。”由此可见,英国(   )
    A: 外交政策取决于经济利益
    B: 奉行欧洲均势外交政策
    C: 致力于遏制社会主义苏联
    D: 传统外交政策的不成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凤鸣山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西方国家与苏联的关系既有遏制也有合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苏俄同德奥集团签署《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协约国打着防止德国入侵和保护侨民利益的旗号,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1919年1月,巴黎和会向“俄国一切政治团体”发出呼吁:建议“俄国一切政治团体”各派3名代表,在战胜国的参与下举行谈判,签订停战协定和停止军事行动。2月,苏维埃政府在复文中指出:只要各资本主义国家停止资助俄国的反动势力,各自召回进入俄国领土的军队,俄国内战即可停止。但是巴黎和会仍决定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并剥夺了其参加巴黎和会的权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等

    材料二

    列宁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一种力量胜过任何一个跟我们敌对的政府或阶级的愿望、意志和决心,这种力量就是全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同时,由于垄断资本对高额利润的贪欲和帝国主义各国各集团之间存在着矛盾,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是完全可能的。

    “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在工业方面,实行租让制,将国家暂时难以经营的森林、石油、采矿和电气化事业等,按照一定条件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但基本条件是要维护苏维埃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独立;保护租让企业中苏俄公民的劳动。

    ——摘编自卢文璞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

    1942—1945年,美国对苏联进行援助的数量惊人……这些物资总价值约为102亿美元……根据美国历史学家德怀特·杜蒙德估计,美国全部援助截1945年底达490.96125亿美元,其中对英联邦援助约307.53亿美元、苏联约11.41亿美元。……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史学中出现了右翼修正派。乔治·克罗克则认为,在整个战争期间,罗斯福向忘恩负义的俄国人慷慨赠送礼物,不仅使美国和其他盟国得不到重要装备,而且为建立一支“巨大的军事力量作出了贡献,这支军事力量将在今后几十年中对欧洲投下越来越长的阴影”。

    ——摘编自丛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苏联援助政策研究》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协约国将苏俄排除出世界舞台的手段,结合所学指出列宁和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是如何领导人民渡过1918—1920年难关的。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指出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苏俄在新经济政策实施期间对待资本主义工业的政策特点。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期间美国对苏联援助政策的影响。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三乔治·克罗克的观点。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义乌市2021届高三历史5月适应性考试试卷
  • 5. 一部著作写道:“幸运的是斯大林并没有陷入两线作战的可怕境地,而是能在1941年下半年把西伯利亚训练有素、不怕严寒的部队抽调过来抵抗德军进攻,并进行反击。”这一“反击”的结果是(   )
    A: 法西斯仆从国退出战争
    B: 苏德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折
    C: 围歼了西线德军的主力
    D: 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高三历史5月适应性考试试卷
  • 6.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后,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之间发生了分裂,欧洲一 分为二,东西方之间处于紧张的对峙当中。“赢得了战争,但并没有赢得和平。”这是丘吉尔对 战后形势的描述。由此战后呼吁和平,反对战争的呼声特别高涨。1948年8月,由法国和波兰 的文化工作者和科学家发起,国际文化工作者保卫和平大会在波兰召开,大会通过宣言,批评美英两国是威胁世界和平的势力。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两地同时举行。1950年3月,世界保卫和平大会通过了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宣言》,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1950年11月,第二次世界和平大会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50年代初期,在世界和平理事会的组织下,全世界掀起了和平签名活动,签名人数最多达6亿多人。这些运动对于朝鲜停战的停火,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结局以及世界局势逐步由紧张到缓和起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熊伟民《和平之声   20世纪反战反核运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初期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初期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及意义。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 7.

    会议时间

    与会国数量

    会议通过的文件

    1961年9月

    25个

    《关于战争的危险和呼吁和平的声明》

    1964年10月

    42个

    《和平和国际合作纲领》

    1973年9月

    75个

    《经济合作行动纲领》

    上表为一国际组织成立后召开的第一、二、四次国际会议情况。该国际组织的发展(   )

    A: 使联合国内力量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B: 导致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C: 从经济合作为主转向经济政治合作
    D: 推动美苏关系不断走向缓和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咸阳市2021年高考文综历史五月检查试卷
  • 8. 1941年美国国内流行一款名为《美国睁开你的眼睛》的海报,海报画面中只有一个人的头部特写,他的眼睛被蒙住了,上面写着“一切照旧”,而画面背景中象征着法西斯的乌云已经笼罩在了他的头上。这张海报反映了当时(   )
    A: 法西斯还没有侵略美国
    B: 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C: 抨击罗斯福政府颁布《租借法案》
    D: 美国国内有识之士对法西斯的警醒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高考适应性训练试卷(二)
  • 9. 图2是英国人伯纳德·帕特瑞吉在1934年创作的一幅漫画。漫画中树后人物代表德国,法兰西女士在抚摸、讨好大熊。下面对该漫画理解最准确的是(   )

    图2

    A: 英国奉行扶德抑法政策
    B: 苏联模式受到西方国家青睐
    C: 苏法对德实施绥靖政策
    D: 法国拉拢苏联维护自身安全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2021届高三历史5月高考针对性训练试卷
  • 10. 如表为二战后新成立的部分国家政权。这反映了(   )

    时间

    事件

    1948年

    朝鲜半岛分别成立韩国、朝鲜两个政权。

    1949年

    德国正式分裂为东德、西德两个国家。

    1955年

    法国从印度支那撤军后,越南南部成立与北部对峙的政府。

    A: 新兴民族国家的出现
    B: 战后地区分离主义盛行
    C: 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
    D: 大国博弈影响民族自决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东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高考模拟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