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作为普通裁军一个部分的禁用武器的协议并不提供最后解决的方法,但它还是适合某些重要的目的……首先,东西方之间的任何协议,就消除紧张局势说都是有益的。其次,销毁核武器,如果双方都有诚意去这样做了的,就会减轻对珍珠港式突然袭击的那种恐惧。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1955 年 7 月)  

     材料二:几个世纪以来,许多伟人运用各种道德观念分析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非常奇怪的是……世界上数以百万的人们似乎在探索那些新的伦理上的指导方针,好像他们过去从没用过,或者旧的已经没有用了……在各个地方,人们现在正在新的恐惧的阴影下生活。因为可怕的、全球性的核浩劫的种种后果现在更加显而易见……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动荡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伦理,一种 得以生存的伦理。 

     ——1961 年 5 月阿德莱·斯蒂文森在斯蒂文森基金会开业仪式上的讲话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以来核战争没有爆发的主要原因。 
    概括材料一的观点。(不得照抄原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5月“五育融合”知识竞赛试卷
  • 2.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过程证明:面对全人类的敌人,只有合作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起初谁也不相信……然而在经过了最初的一阵子不安之后,我开始对日本人向我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一事感到幸灾乐祸了。多年来,我先后就日本人的威胁以及我们应当趁早采取行动以防患于未然的建议,……看到我提出的警告被当成耳旁风,实在叫人灰心丧气。不过,反过来想,要唤起我国人民奋起行动,正需要那样的灾难,一旦发生了那样的事,我就不担忧最后的结局了。                                ——【美】《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

    材料二  他们两个国家……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他们不希望看见发生任何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他们希望建立和平……他们相信,世界上所有国家,为了现实的和精神上的理由,必须放弃使用武力。

    ——二战期间某文件

    材料三  出席会议的各大国同意如下:……(四)注意到“霸王战役”应于1944年5月发动,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根据这一声明,苏联军队将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发动攻势,以便阻止德国军队从东战场调到西战场。

    ——摘自1943年某国际会议协定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的警告“被当成耳旁风”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突然袭击一事”对二战进程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的出处,概括主要内容。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以上国际会议的名称。材料四所指的决议指的是什么事件?并简要概括该事件胜利的意义。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咸祥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如图为二战期间波兰的形势图,对图中①这条界线的形成有关联的是(   )

    A: 《布列斯特和约》
    B: 《凡尔赛和约》
    C: 《日内瓦议定书》
    D: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咸祥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4.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战胜利、联合国建立,这两件相关的大事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人类积累了经验教训,在不断反思和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中获得进步。提到联合国创建,人们总是最先提到《大西洋宪章》,当时就提出建立战后国际合作组织的构想。1942年元旦,正在讨论对轴心国作战的26个同盟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为避免让人联想到纵容法西斯侵略的国际联盟,与会国未使用“联盟”一词,首次使用了“联合国”一称呼。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时,召开雅尔塔会议基本确立了联合国的基本框架与原则。1945年10月24日,参加旧金山会议的51个国家代表,经过长期艰难的谈判,最终签署了《联合国宪章》,一个新的国际组织终于诞生了。联合国建立初期被美国操纵,更多的体现了美国称霸全球、主导世界的战略意图,随着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联合国也逐渐走上改革之路。时至今日,联合国至今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保护环境等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安格《世界知识·联合国的建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建立的时代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建立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21届高考历史模拟猜想卷试卷
  • 5. 它是伏尔加河下游一切交通的要冲。当德军突入市区时,斯大林下令“决不后退一步”,号召他的部队为俄罗斯进行一场“爱国”战争。在他的号召下,红军誓死拖住德国人,直到红军能够重新组织对敌人的反攻。这是某史书对二战期间一场著名战役的描述。这一战役使(    )
    A: 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
    B: 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受第一次重大失败
    C: 苏德战场的局势发生了根本性转折
    D: 苏军牢牢掌握了苏德战场的战争主动权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北斗星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适应性联考试卷
  • 6.   【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美英向德国投放传单及无线广播的部分内容

    时间

    内容

    1944 年

    今日的德国战争工业给摧毁了什么,明日的德国和平工业就要缺少什么打不赢的战争多持续一天,恢复和平而体面的正常生活的时间就要更长每个德国人就要更为艰苦。(传单)

    战争的继续意味着造成更多无益的损失和牺牲,意味着战争将在德国本上 结束,这就难免使德国人民遭到毁灭,使其生存化为乌有。(传单)

    一旦万物皆毁,回头就来不及了。战争结束得越早,对德国就越好。(传单)

    1945 年

    莱茵兰城市的普通居民对盟国军队无须害怕。(无线广播)

    盟国所决心摧毁的不是德国人民,而是德国的战争机器。(无线广播)

    结束战争,对德国来说意味着获得一种人们得以生存的严峻而公正的和平。(无线广播)

    大规模报复行动是盟国正在竭力加以反对的事情之一。(无线广播)

    ——摘编自[英]迈克尔·鲍尔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

    根据材料,指出 1944 年和 1945 年美英对德宣传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 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英对德宣传的影响。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第六十六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
  • 7. 20世纪40年代中期,英美等国达成协议后采取了如下表所示的措施。这些举措(   )

    1  通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发展的外汇管制,建立以世界性货币自由兑换为基础的多边支付体系。

    2  稳定国际汇兑,避免各国竞争性货币贬值,用有秩序的方式进行必要的汇率调整。

    3  通过贷款调整会员国国际收支的暂时失调。

    A: 与世界银行的宗旨相吻合
    B: 有利于世界市场健康发展
    C: 顺应了关贸总协定的要求
    D: 制约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2021届高三文综历史三模试卷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之间发生了分裂,欧洲一分为二,东西方之间处于紧张的对峙当中。“赢得了战争,但并没有赢得和平。”这是丘吉尔对战后形势的描述。由此战后呼吁和平,反对战争的呼声特别高涨。1948年8月,由法国和波兰的文化工作者和科学家发起,国际文化工作者保卫和平大会在波兰召开,大会通过宣言,批评美英两国是威胁世界和平的势力。1949年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两地同时举行。1950年3月,世界保卫和平大会通过了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宣言》,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1950年11月,第二次世界和平大会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50年代初期,在世界和平理事会的组织下,全世界掀起了和平签名活动,签名人数最多达6亿多人。这些运动对于朝鲜停战的停火,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结局以及世界局势逐步由紧张到缓和起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熊伟民《和平之声——20世纪反战反核运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初期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初期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及意义。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2021届高三文综历史三模试卷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苏联20世纪30年代构筑集体安全机制大事记

    时间

    内容

    1932—1933年

    苏联同法国、波兰、芬兰等国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

    1933年2月

    苏联代表在世界裁军会议上,提出了关于侵略者定义的宣言草案

    1934年9月

    国联三十个成员国邀请苏联参加国际联盟

    1934年9月

    国联全体大会上,苏联代表在发言中,呼吁建立国际反侵略的集体安全机制

    1934年

    苏联同法国就缔结东方公约的问题进行了谈判

    1935年5月

    苏联先后与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互助公约

    1935年10月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后,苏联在国联积极支持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制裁的决定

    1936年3月

    当德国把军队开进莱茵非军事区时,苏联呼吁国联成员国起来捍卫国际协定所规定的原则

    1936年8月

    苏联向国联递交了一份提案,建议一旦发生侵略国联成员中任何一国的战争,国联理事会……应迅速召开大会,通过决议,宣布侵略国将被认为是与国联所有成员国处于战争状态

    1937年8月

    苏联和中国政府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1938年3月

    德国侵占奥地利后,苏联建议立即召开国际会议,采取必要措施制止侵略

    1938年9月

    苏联代表在国联大会上发表声明,表示苏联政府愿意根据条约规定履行援助捷克斯洛伐克的义务

    ——摘编自张继平、胡德坤编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构筑集体安全机制的途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20世纪30年代构筑集体安全机制受挫的原因。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湛江市2021届高三历史二模(暨肇庆市三模)试卷
  • 10. 1976年不结盟国家发布了建立“新的世界消息报道的秩序”的号召,以此作为“争取政治、经济和社会独立的整个斗争的一部分”。这反映了不结盟国家(   )
    A: 已成为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
    B: 与西方国家矛盾日益尖锐
    C: 对西方把控国际舆论很不满
    D: 一定程度冲击了两极格局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2021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