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美国畏惧战争的情绪骤然蒸发;国会通过了庞大的战争预算;总统可以放手大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促使美国发生上述变化的背景是(   )
    A: 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
    B: 德军突袭波兰
    C: 德国发动苏德战争
    D: 日军偷袭珍珠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质量检测试卷
  •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欧洲联合思想之父”库登霍夫—卡莱基倡导建立“欧洲合众国”并发起了“泛欧运动”,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回响。这是因为(   )
    A: 美国联邦制为欧洲提供了借鉴
    B: 战争削弱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C: 凡尔赛体系缓和了欧洲各国矛盾
    D: 国际联盟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三十八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3. 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组织反战和平运动的原因有(   )

    ①顺应了人民愿望和要求    ②美苏冷战

    ③世界人民维护和平意识增强    ④禁止各国发展核武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三十八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4. 关于《非战公约》的正确表述有(   )

    ①第一个提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②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 ③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 ④为国际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三十八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5. 1947年4月,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进行关税减让谈判,双边关税谈判共进行123项,涉及大约5万种商品。10月,23国签订《关贸总协定》。关贸总协定除每年召开大会外,主要活动是主持减税谈判,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这说明关贸总协定力图(   )
    A: 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
    B: 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话语权
    C: 根除各国利己主义政策
    D: 推动世界贸易制度化和体系化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0﹣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

    年份

    世界经济增长率(%)

    发达经济体增长率(%)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增长率(%)

    2010

    5.4

    3.1

    7.5

    2011

    4.2

    1.7

    6.3

    2012

    3.4

    1.2

    5.2

    2013

    3.3

    1.1

    5.0

    2014

    3.4

    1.8

    4.6

    2015

    3.1

    1.9

    4.0

    2016

    3.2

    1.9

    4.1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对上表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宁夏银川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7. 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写道:“英国四百年来的对外政策...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具有支配力量的暴君。因此,我们不要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如果情况改变,我们同样可以亲德反法。这是我们正在遵循的国际政策规律。”由此可见,英国(    )
    A: 外交政策取决于经济利益
    B: 奉行欧洲均势外交政策
    C: 致力于遏制社会主义苏联
    D: 传统外交政策的不成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
  • 8. 【选修二: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与一战后不同的是,除了对侵略国施以惩罚之外,盟国还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改造措施。一是对德日领土实施暂时占领与改造。在欧洲,由美、英、法、苏四国对德国领土实行分区占领,进行了比较彻底的非纳粹化运动。在亚洲,美国对日本实施了单独占领,进行了民主化改造。日本制定和平宪法,走上和平非战的道路,成为战后秩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盟军的占领,以强制的方式对德、日进行了改造,使其脱离了原先的发展轨道。在某种程度上,德、日两国可以说获得了新生。当然德、日两国在接受改造的程度上存在着很大区别。二是实施了对战争罪犯的国际审判。设立欧洲国际军事法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是人类在战争处置上的一大进展。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伸张正义对战犯实施惩罚,还受害者以公道,也是对后来者以警示。

    ——摘编自王建朗《浅议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几个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盟国对德、日侵略国改造的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盟国对德、日侵略国改造的积极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珠海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摸底考试试卷
  • 9. 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500多场战争中70%都有大国的参与。而二战后的几十年来,不仅没有发生全球性的战争,有大国参与的局部战争不到三分之一,很多都是小国之间的冲突或内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国(    )
    A: 忙于医治战争创伤
    B: 没有结成军事集团
    C: 军事实力普遍削弱
    D: 受到联合国的约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入学摸底考试试卷
  • 10.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慕尼黑会议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了顶峰,它不是像张伯伦所吹嘘的那样,带来“我们时代的和平”,而是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慕尼黑协定》不仅大大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而且提高了希特勒在国内的威望,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英法只图苟安一时,以为借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便可缓和它们自己与德国的矛盾,英国甚至妄想在德奥合并、苏台德区割让和但泽问题解决后,即可实现英德之间的“总谅解”,保住大英帝国的既得利益。但是,英法越是退让,希特勒越是看不起它们,轻蔑地把他的对手叫做“一批可怜虫”,越是敢于放手发动侵略战争。慕尼黑会议后不到半年,德国便灭亡了捷克斯洛伐克。——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慕尼黑协定》签订的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慕尼黑协定》签订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开学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