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948年3月,法国外长皮杜尔致函马歇尔说:“只有美国的帮助才能有效地解决欧洲国家抵御侵略的问题,在政治上以及尽早在军事上加强旧大陆和新大陆的合作时刻已经到来。”随后欧美开始了成立北约的谈判。这反映了(    )
    A:   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外交政策
    B: 两极对峙格局初步形成
    C: 美欧战略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D: 美国支配了欧洲的防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第二次月考试卷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1949年的一幅漫画


    材料二:从15世纪开始,柏林先后成为了勃兰登堡邦国和普鲁士王国的首都。1871年德国统一后,又上升为盛极一时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首都。冷战时期德国分裂,柏林仍然是东德的首都。虽说和巴黎、伦敦等城市相比还略逊一筹,但其城市规模和配套设置,已经比世界上绝大部分城市要好得多。……德国统一后,柏林政府在城市设计竞赛中明确要求:以新的空间结构将分裂长达数十年之久的东西两半柏林重新焊接起来;而且要能体现出德国的自由与民主,将柏林塑造成为新德国的首都。索尼等大型跨国集团把全新的柏林视为向东欧开拓市场的基地。

    ——摘编自玛丽•弗尔布鲁克《德国史1918-2008)

    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德国社会的预测。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统一后继续选择柏林作为首都的意义。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实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 3. 下图截取自《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的目录,其中第二节的标题应为(    )

    A: 东西方冷战的开始
    B: 战后苏联的历史进程
    C: 冷战在欧洲的加剧
    D: “第三世界”的兴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 4. 下图是二战后苏联的一幅讽刺漫画。图中火箭上的“HATO”指的是“北约”,军人的身上都带有本国货币的符号。该作品的寓意是(    )

    A: 揭露美国借北约实现自身战略的
    B: 凸显资本主义军事集团的内部团结
    C: 呼吁苏联建立对抗北约的战略同盟
    D: 指出马歇尔计划促成了欧洲的复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已经开始筹划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美国所设想的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由贸易和金融两部分组成。在贸易方面,由国务院牵头,自1943年起游说各国成立以自由贸易为宗旨的国际贸易体系;在金融方面,由财政部牵头,自1941年起与英国一起筹组以自由汇兑固定汇率为特征的国际金融体系。

    ——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第3版》

    材料二:欧洲和北美的集团化趋势及其浓厚的排他性色彩极大地刺激了亚太地区的合作进程,APEC的成立极大推动了区域集团化。区域集团化不能孤立地理解为单纯的经济现象,它将必然涉及到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领域。区域集团间的互相合作、互相竞争,使区域集团成为国际关系主体。一些中小国家以集团化的形式和力量,改变着大国主宰国际事务的格局。集团各成员为追求共同的经济利益,内部盛行平等协商与互利合作。

    ——摘编自谢晓平等《区域集团化对当前世界经济的影响》

    根据材料一,用史实说明美国设想的“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达成情况,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设想达成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区域集团化不能孤立地理解为单纯的经济现象”的理由,结合所学,简析欧共体的“排他性色彩”。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 6. 墨西哥自1994年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以来,出口总量从1993年的519亿美元,增至1999年的1357亿美元,2000年墨西哥出口比1999年增长约15%,成为世界第八贸易大国,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这说明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    )
    A: 有利于国家间的优势互补
    B: 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C: 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D: 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榆林市两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第二次月考试卷
  • 7. 二战后,西欧经济逐步得到恢复与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经济协作范围更加广阔,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大大加强,出现了许多大型的跨国公司,特别是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六国的经济联系变得更加密切。这说明欧洲走向联合是(    )
    A: 欲联合第三世界国家
    B: 抗衡美苏势力的需要
    C: 源于共同的文化基础
    D: 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榆林市两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第二次月考试卷
  • 8. 1980年,西方60多个国家以苏联入侵阿富汗为由,抵制莫斯科奥运会;1984年,苏联认为美国社会有人煽动反苏运动,亦号召19个国家和地区抵制洛杉矶奥运会。这体现出该时期(    )
    A:   冷战发展到全方位对抗
    B: 美苏反思战争教训
    C: 和平演变成为主要战略
    D: 两大阵营势均力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梅州兴宁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末期到战争结束,世界政治孕育着新的格局。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先后沦为战败国,被彻底排除出国际政治大国之列;英、法虽属战胜国,但力量大大削弱。唯有美国作为"民主国家兵工厂",到战争结束时,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宝座,经济、军事实力均居世界第一。而同为反法西斯同盟大国的苏联,在大战中形成了与美国旗鼓相当的军事政治力量,成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严重障碍。另外,在1945—1947年间,欧亚大陆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国家,使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形成了一个社会主义体系,因而引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的惊恐和不安。于是美国制定了遏制苏联为目标的全球战略,开始了对苏冷战。

    ——立如《国际格局演变与多极时代的秩序建构》

    材料二:冷战的一些结果必定是投机的。没有这些结果,美国致力于重建德国和日本经济是极不可能的……美国和苏联也很可能不会如此积极地进行太空研究,如果没有强调对太空的研究,科学的衍生物如微型化能够如此快的实现是不可思议的。……冷战还使西欧人产生了一种紧迫感,没有美国的影响他们可能不会感觉到这种紧迫感……可以肯定的是,苏联和美国斗争的结束留下了一个比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还更为分裂、复杂的世界。

    ——佛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900至反恐战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苏“冷战”的历史背景。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苏“冷战”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第二次月考试卷
  • 10. 1989年,东欧剧变发生。1990年统一后的德国继续留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91年,华沙条约组织解散,苏联解体。199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将原华沙条约组织成员捷克、匈牙利和波兰吸纳为会员,实现第一次东扩。据此可知(    )
    A:   战后的世界局势日趋紧张
    B: 两极格局下国际局势缓和
    C: 欧洲从分裂走向自主统一
    D: 世界力量出现了分化重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