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1971年,尼克松宣布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同时增加10%的进口税。于是,各国与美国谈判,最终以美元贬值10%及其他国家货币升值而告终。1973年美元再次贬值10%,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表明(   )
    A: 国际贸易体系陷入混乱
    B: 美元丧失了国际货币地位
    C: 美国实行通货紧缩政策
    D: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2. 英国自1870年建立文官制度以来,考核以工作能力与表现为标准,考核结果作为奖励和晋升的依据。20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官员考核制度为满足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工的需要,逐渐废除了“通才”的考核标准。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   )
    A: 管理理念的发展变化
    B: 国家干预力度的加强
    C: 混合经济的不断完善
    D: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3. 20世纪70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出口一吨茶叶可换回17吨化肥,到80年代只能换回8吨; 以前一吨香蕉可换回一吨钢,到1979年则需两吨香蕉换回一吨钢。该现象表明,这些发展中国家(   )
    A: 需努力吸引外国资本
    B: 必须调整经济结构
    C: 理应加强区域合作
    D: 应积极扩大对外贸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示范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秋季10月联赛试卷
  • 4. 二战后的20多年间,西欧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间断增长。欧洲人后来把这段时期称为“白银的50年代”和“黄金的60年代”;法国人也有所谓“光辉的30年”的说法;即便落在其他国家后面的英国,它的增长速度也快过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这一良好经济局面的出现,得益于西欧国家(   )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 普遍采用新经济自由主义的主张
    C: 大规模推行国有化改革
    D: 多市场,少政府的政策导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山水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联考试卷
  • 5. 1960年代中期,西欧和日本的产业已经完成重建,开始对美国生产商构成挑战。1973年石油危机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美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减弱,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这一时期先后通过了《1974年贸易改革法》和《1979年贸易协定法》,宣布从倡导“自由贸易”转向“公平贸易”。对题干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起,出现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
    B: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二战后建立的世界贸易体系崩溃
    C: 国家利益是美国制定和调整经济法律和政策的决定性因素
    D: 美国倡导的“公平贸易”,旨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山水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联考试卷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下半叶,英国对外战争频繁,王室军费支出庞大,财政赤字扩大,当时王室向民间金匠商人借款的利息率过高。1693年,有商人建议成立“英格兰银行总裁公司”,将筹集120万英镑贷款给王室政府,而政府每年支付10万英镑的利息,并授权允许他们享有发行与所借款数额相等的钞票。1694年,议会通过了《英格兰银行法案》,英王威廉和玛丽随后批准成立英格兰银行并带头认购股份,不到两周英格兰银行股票全部被认购。

    ——摘编自【美国】金德尔伯格《西欧金融史》

    材料二:1946年,英国议会又通过《英格兰银行法案》,规定其主要职责是政府之专用银行,并是政府实施财政、金融、货币政策的主要机构,英格兰银行行长不属政府内阁成员,但由首相推荐,由女王任命,任期四至五年,不随政府共进退。根据立法,英格兰银行应接受英政府财政部指导,但财政部在重大决定前必须听取英格兰银行行长的意见,英格兰银行还实际上起着传递财政部和金融界信息之间的桥梁作用。此外,英格兰银行还负有指导商业银行业务的权力,但通常只是向商业银行提供建议和要求,然后商业银行就遵照执行。

    ——摘自国际金融研究《英格兰银行“独立”之议》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英格兰银行产生的背景。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英格兰银行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反映出二战后英国经济模式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山水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联考试卷
  • 7. 20世纪80年代,英国撒切尔政府大力推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支持私立学校发展,改革高校助学金制度,实行学生贷款制度;实行住房私有化改革,在共有住房居住满一定年限的居民,可以按市场价值的30%—50%折扣购买其住房等,这些改革旨在(   )
    A: 缩减社会福利
    B: 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C: 加强政府干预
    D: 缓和英国社会矛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榆树一高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 8. 在2009年伦敦20国金融峰会上,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家马丁·沃尔夫认为:“又一个意识形态上帝失败了”。(西方)在过去30年间主导的政策和政治的各种假定,忽然间看上去像革命社会主义一样过时。材料中“意识形态上帝”是指(   )
    A: 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 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D: 社会主义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榆树一高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 9. 一般地讲,1973年3月以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就不复存在了,而被浮动汇率制度所代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美国经济地位下降,黄金储备剧减
    B: 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走向瓦解
    C: 美元贬值,导致美元出现信任危机
    D: 越南战争造成美国国际收支逆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周测试卷
  • 10. 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英、美两国分别提出了凯恩斯方案和怀特方案,与会各国经过论证、权衡,最终采纳了怀特方案。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
    A: 美国具有影响世界的实力
    B: 美英之间的合作走向破裂
    C: 英国逐渐丧失世界影响力
    D: 战后美国的经济迅速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周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