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945年,工党竞选人艾德礼积极回应人民“新英国”期待,承诺建立“福利国家”和国有化,与保守党冷漠形成了对照。工党执政后通过了《国民保险法》,把社保覆盖面扩大到全体国民,由国家承担责任。材料表明(  )
    A: 英国率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B: 工党代表广大工人阶级利益
    C: 政党政治推动福利共识形成
    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长寿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2. 西方学者霍布斯鲍姆指出:“对于二战后的国策方针,美国政府用在避免另一场经济大萧条袭击所花费的心血,更胜于为防止另一场战争发生所做的努力。”基于此,二战后的美国(   )
    A: 推行遏制社会主义的“冷战”政策
    B: 试图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
    C: 主导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D: 组建了与苏联对抗的北约组织 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联合考试试卷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经济一片萧条,亟需国家治理体系的转型,为此政府接受了凯恩斯经济学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的指导,对国家实施干预政策,并给英国带来了战后的“黄金时代”。“黄金时代”的英国,新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等思潮占据着主流政治。然而好景不长,英国主流政治所采取的政策开始失灵。进入到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经济上增长速度缓慢,甚至一度低于欧共体的平均水平,被称为“洲病夫”;政治上行政机构膨胀,效率缓慢,政府因福利政策而遇到财政危机;思想上民众对政府失去信任,开始对现行的制度、政策提出了质疑。

    ——摘自刘猛等《英国新保守主义:撒切尔时代的国家治理及其启示》

    材料二:在欧洲,批评法国是个失败的工业化国家很容易引起其他国家的共鸣。的确,在很长一段历史时间里,法国的工业化落后于英国和德国,法国一直在追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的工业化突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法国的工业制造业附加值曾经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最高时将近美国的2倍。与此同时,法国建立起了一套较为独立的工业体系:航空航天、通信技术、军事与民用核能、高速铁路等等一应俱全。而在这些成功的工业化背后是法国的国有企业崛起。

    ——摘自丁一凡《法国国企的兴衰》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述英国在“新自由主义的指导”下经济发展的表现,指出英国20世纪70年代为克服经济困难在内政外交上的主要调整举措。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间里,法国的工业化落后于英国和德国”,以19世纪初法国历史为例简述其落后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推动二战后法国工业化“突然”“进步”的主要因素。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一模)试卷
  • 4. 1970~1978年英国社会福利支出增长率变化表(单位:%)。由如表可知,英国(   )

    年份

    社会服务

    教育

    保健

    住房

    1970~1974

    5.0

    6.3

    4.3

    7.4

    1974~1975

    9.0

    0.4

    1.0

    44.2

    1975~1976

    2.1

    1.8

    3.2

    -11.7

    1976~1977

    1.0

    -0.3

    0.8

    -1.0

    1977~1978

    -0.9

    -3.6

    0.8

    -9.4

    A: 经济状况制约政策实施
    B: 逐步向非福利国家转型
    C: 政府放弃对经济的干预
    D: 社会保障对象显著缩减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通化县综合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5. 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英、美两国分别提出了凯恩斯方案和怀特方案。与会各国经过论证、权衡,最终采纳了怀特方案。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
    A: 美国具有影响世界的实力
    B: 美英之间的合作走向破裂
    C: 英国逐渐丧失世界影响力
    D: 战后美国的经济迅速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四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联考试卷
  • 6. 1952年,美国有1500万个家庭拥有电视机,到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有电视机1.4亿台,收看电视成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教育资源和娱乐的重要方式。美国家庭日均收看电视时间越来越长,由1951年的4.58小时升至1981年的6.73小时。这反映出(  )
    A: 电视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    
    B: 电视成为凝聚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
    C: 战争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 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八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联合考试试卷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独立后,1789年由国会通过了关税法,对所有进口货物征收关税。1812年,英美战争爆发,美国将关税税率提高了近一倍,为20%左右。在1816年通过的新关税法中,美国将工业品的平均关税税率提高到25%。到1820年,美国制成品的平均关税税率达到40%。南北战争结束后,代表北方工业利益集团的共和党连续执政,高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在美国得以延续,并成为美国基本国策。进入20世纪,美国短暂降低过关税,但由于一战和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美国再度提高了整体关税。1930年通过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令美国平均关税税率从38%上升至48%。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实施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基础的贸易自由化策略,但贸易保护主义从未消失。除关税外,美国还有各种非关税壁垒,例如资源出口约束、进口产品配额、产品保护和补贴。同时,美国开始使用各种临时性、制裁性和报复性关税等单边贸易制裁手段。其中,1974年贸易法中的“301条款”就是重要武器。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欧共体和日本采取了多种贸易保护措施。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数控机床和半导体等高新技术产业崛起,里根政府通过惩罚性关税、汇率、进口限制等多维手段打击对手,并通过《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增加了“超级301”“特别301”条款。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在寻求国际多边合作基础上,运用单边主义对本国产业实施强制保护。小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时期,中国也逐渐成为美国保护政策的矛头所向。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独立后和二战后,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异同点。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和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8. 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政府为自由市场的益处所吸引,倡导“落后者遭殃”的主张,并对英国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减税、限制工会权利、推行私有化等。这一改革(   )
    A: 体现国家干预经济的理念
    B: 有助于重新焕发经济活力
    C: 提升了社会底层福利水平
    D: 促使国有资产比重的上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A卷)
  • 9. 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后,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共开支等措施进行经济改革,从1983年起英国经济情况好转,到1988年达到正常水平。对以上改革措施解释不准确的是(   )
    A: 减少货币供应以降低通胀率
    B: 恢复市场主体地位以克服经济中的“滞胀”现象
    C: 缩小“福利国家”规模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D: 通过私有化政策剌激资本家进行大规模投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阅读下表: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据此说法正确的是(   )

    年份

    190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40%

    38%

    36%

    34%

    31%

    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8%

    34%

    43%

    37%

    36%

    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2%

    27%

    37%

    36%

    43%

    A: 发达国家的工业实力逐步变弱
    B: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趋于接近
    C: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日益优化调整
    D: 发达国家开始受到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