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996年12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新经济的胜利”的文章,描绘了当时美国经济发展的新现象。这里所说的“新经济”(   )
    A: 是里根总统任期内的经济现象
    B: 解决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
    C: 以知识经济的崛起为主要背景
    D: 保证了美国经济的持久繁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三次统练试卷
  • 2. 哈耶克被认为是亚当·斯密最忠实的信徒,但与斯密过分强调市场不同的是,他认为自由主义政府也应制定一些具体的规则,使竞争受到保护,并尽可能限制垄断的发展。1974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理论成为20世纪80年代最有影响的思想潮流之一。哈耶克的经济理论(   )
    A: 推动战后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代
    B: 影响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C: 导致了资本主义滞胀现象的出现
    D: 奠定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初期,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公职人员,实行“包下来”政策。同时面对严重的失业问题,政府明确失业救济和安置失业人员办法,稳定就业,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1953年开始,新中国将劳动用工制度的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建设计划,到1955年最终形成了统包分配、能进不出的劳动管理制度,实现了“全民就业”。“大跃进”后,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带来沉重压力。于是1961年政府实行“精简职工、鼓励返乡”和“支工”“支农”的政策,但效果不明显,1968年,中央开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形成了“亦工亦农”的独特就业模式。进入新时期,我国就业政策呈现多元化、市场化的鲜明特征。

    ——摘编自谢秀军、陈跃《新中国70年就业政策的变迁》等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公开保证将承担起不让任何人挨饿的责任。1933年,罗斯福签署《联邦紧急救助法》,并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直接供应救济物品和以工代赈。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规定了对受保人及其家属提供适当的保健和医疗服务等内容,力图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颁布《经济机会法》,推出了许多提高贫民能力的培训项目,尤其是那些受到歧视的黑人。20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实施大幅度的减税,以刺激投资,增加就业;同时,又大幅度减少政府的福利和救济开支。克林顿时代通过的《个人责任与就业机会调整法案》,大幅度减少用于直接资助贫困家庭的资金补助的比例,增加鼓励和帮助人们参加工作、自谋生路的资金比例。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和完善,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

    ——摘编自冯英、聂文倩《外国的社会救助》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业政策的阶段性特征及主要原因。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4. 撒切尔夫人执政后,英国政府把医院管理、社区服务、教育等交给相关公司承担,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让大量私人资本参与到地方自治中,使得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这反映出英国政府
    A: 削弱了市场竞争
    B: 调整了经济运行的体制
    C: 废除了福利制度
    D: 加强了干预经济的力度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四次过关考试试卷
  •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亚洲经济的崛起。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
    A: 走上了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
    B: 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C: 都纷纷发展外向型经济
    D: 经济都出现高速增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同步练习
  • 6. 在追赶世界潮流的过程中,亚洲国家和地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产生了“亚洲四小龙”。下列不属于“四小龙”行列的是(   )
    A: 韩国
    B: 新加坡
    C: 中国香港
    D: 缅甸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同步练习
  • 7. 二战后,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韩国、印度经济显著发展的事实说明(    )
    A: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B: 优先发展出口工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C: 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必须共同发展
    D: 必须根据本国国倩制定发展战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同步练习
  •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韩国、沙特阿拉伯等经济显著发展的事实说明(    )
    A: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B: 优先发展出口工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C: 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必须共同发展
    D: 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发展战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同步练习
  • 9. 一向标榜自由主义的美国,一贯利用1988年制定的《综合贸易与竞争法》中的“特别301 条款”迫使其他国家加强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保护,稍有不从,就挥舞经济制裁大棒。这说明美国(   )
    A: 放弃了自由主义政策
    B: 促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C: 致力于维护经济霸权
    D: 维护国际贸易的公平公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高中历史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习题A组
  • 10. 按照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技术优势作为中心国家的核心优势之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以通过其在资本和制度方面的优势保证其技术领域的领先,外围国家只能通过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的方式获得相对落后的技术。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科学技术无国界
    B: 科学技术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 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D: 科技发展必须与制度建设相一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2第二十二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