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战后国际舞台上相继出现了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贸易保护理论指导下,美国在1816年通过了第一个保护性关税法案,对一些制品征收的关税高达30%-40%,1890年提高到49%,1930年进一步提高到53%,这种高关税引起当时欧洲大陆各国的抵制,其它国家也纷纷通过限制性关税对美国进行报复,由此引发了激烈的“关税战”。贸易保护主义和“关税战”不仅危害了别国的经济利益,恶化了世界经济和贸易,而且也使美国付出了沉重代价。
两次世界大战,使正常的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贸易体系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空前的经济衰退,为了缓解国际收支的困难,各国纷纷奉行高度的贸易保护政策,实行外汇管制和资本流出的限制政策,导致正常的国际经济活动难以开展,严重妨碍了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重建国际经济秩序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王林科《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关贸总协定的产生》
材料二 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始终都是一项临时生效的政府间协定,各国(地区)的立法机构从未正式承认其国际贸易组织的地位。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后,作为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被列人联合国属下的一个专门常设性机构。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协调领域主要集中于国际货物贸易方面,而且还把农产品与纺织品排除在外。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则大大拓宽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协调领域,不仅包括了涵盖农产品、纺织品在内的国际货物贸易,而且还包括了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以及环境保护及其贸易。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实行之初,并没有涉及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就特殊和差别优惠待遇、免责条款和例外规定等作了明确的法律表述,世界贸易组织协议本身及其附件中的20个协议均涉及到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的问题,这也说明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当今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贸易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摘自《WTO对关贸总协定的完善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