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2015年9月19日,日本强行表决通过了新安保法案,日本可随时根据需要向海外派兵并向其他国家军队提供支援。该法案的通过说明日本(   )
    A: 开始修改对外政策
    B: 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C: 军事实力快速增强
    D: 谋求在国际舞台发挥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练习
  • 2. 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   )
    A: 各国经济联系日趋紧密
    B: 若干政治力量的壮大
    C: 联合国的作用不断加强
    D: 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练习
  • 3. 吴于璧、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指出:“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还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它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 跨国公司准备在全球开展业务
    B: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的相互兼并
    C: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
    D: 世界各国的经济命脉正在日益被跨国公司控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练习
  • 4. 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展望中国现代文艺的走向时,发出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令人警醒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
    A: 一个民族只有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实现本民族文化的繁荣
    B: 一个民族只有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认同
    C: 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D: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练习
  • 5. 美国人威廉-沃尔弗斯在《稳定的单极世界》中说:“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可见美国(   )
    A: 为构建单极世界格局制造舆论
    B: 认识到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C: 否定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D: 不得不放弃霸权主义政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练习
  • 6. 信息化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标志是(   )
    A: 原子能技术的应用
    B: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
    C: 航天技术的发展
    D: 克隆技术的发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练习
  • 7. 下列有关文化多样性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对中华文化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②使人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③满足了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④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练习
  • 8.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各地区都有爆发反对全球化的浪潮,这表明(  )
    A: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B: 不符合各国人民的愿望
    C: 新殖民主义的表现
    D: 不利于各国长期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练习
  • 9. 在经济全球化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材料认为(   )
    A: 经济全球化的先决条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
    B: 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
    C: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不可分割
    D: 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指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进与全球化》

    材料三   2000年,世界上最富有的20个国家人均收入,比最贫穷的20个国家高出37倍。两者之间的差距比40年前增加了1倍。其中最贫穷的国家是埃塞俄比亚,人均年收入仅有100美元;最富有的国家是瑞士,人均年收入高达3.84万美元。该报告显示,目前全世界有28亿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足2美元,几乎占世界人口的一半;而其中又有12亿人的每天生活费还不足1美元。

    ——摘自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

    请回答:

    材料一、二反映了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哪些因素?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源何在?
    “有人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请你评述这种观点。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