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1913 年,世界贸易增长了 3 倍多,铁路线长度增长了 4 倍。……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垄断资本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输出成为金融资本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相应地,资本主义列强加快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步伐,直至最后将世界瓜分完毕。此时,国际分工达到“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离与对立的完成阶段,形成日渐明朗的分工格局:粮食和原料的生产越来越集中于发展相对滞后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工业生产则集中于工业化程度高、科技先进的欧美诸国和日本。于是,由少数金融寡头垄断的统一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最终形成,并且形成“中心—边缘”的世界经济格局。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材料二

    这种全球化也许会受到普遍的欢迎。更多的贸易和更多的互通促进了和平,创造了繁荣,推动了文化交流。然而,全球化的好处分布不均。相对来说为数不多的大企业,大部分是集中在美国,在世界经济活动占有不成比例的分量。这些企业在世界各地转移资产,逃避个别政府的监管。强大的国家,尤其是美国,能够在需要之时要求别的国家实行自由贸易,但却为了各自青睐的企业保留保护性关税或补贴。在某种程度上,全球化延续了世界经济的旧殖民地格局,贫困国家的农民和血汗劳工给富裕的国家提供廉价的商品,导致贫富差距变成了贫富沟壑。

    ——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下)》

    仔细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心—边缘”的世界经济格局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这一世界经济格局最终形成的根本动力。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贫富沟壑”的主要原因。从国际视角,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对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2. 近两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如图漫画表达的主旨是(   )

    A: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处劣势地位
    B: 美国积极参与构建国际经济秩序
    C: 说明中美两国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D: 强调世界和平与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摸底)试卷
  • 3. 按照传统的理论,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是发达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工具,发展中国家不可能与发达国家共同发展经济一体化。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理论开始在实践中被打破。这反映出(   )
    A: 全球化中各经济实体地位是平等的
    B: 新经济秩序下能实现利益均衡分配
    C: 全球化趋势下各国经济依存度提高
    D: 全球化缩小了不同国家的经济差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4. 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
    A: 可以平等地享受风险和机遇
    B: 起着相同的推动作用
    C: 都主张实行贸易高度自由化
    D: 处于不同的受益地位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芜湖市皖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5. “构建公平正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加强全世界的民族认同。……事实上,世界是由不同的民族组成,每个民族都是平等的,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瑰宝是无价的。”基于这一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着重(   )
    A: 增强文明交流互鉴
    B: 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C: 加深公共卫生合作
    D: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九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开学联考试卷
  • 6. 有学者认为,当今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全方位的较量还要持续,将伴随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全球化可能会放慢脚步,在广度、深度等方面大为减弱,各种形式的经济区域化再度升温,客观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替代物。据此可知(   )
    A: 经济全球化已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 意识形态的对抗是阻碍经济全球化的根源
    C: 经济全球化格局与全球治理体系面临转型
    D: 经济全球化被经济区域化替代是必然趋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九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开学联考试卷
  • 7. 近年来,菲律宾、日本、韩国等希望不断减少美国在该国的驻军数量;2019年1月2日,美国石油勘探船冲进委内瑞拉海域作业后,委总统马杜罗强硬要求24小时内驱逐所有美国船舰,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美国与盟友的矛盾加剧
    B: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C: 欧、日崛起对美国冲击
    D: 世界多极化格局正式形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8. 西方学者罗伯特·赖克在《国家的作用》一书中说:“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变革…… 每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使命将是应付全球经济的离心力,这种力量正在拆散把公民联系 在一起的纽带。”该观点反映出经济全球化(   )
    A: 弱化了民族国家的主权
    B: 促进了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C: 打破了贸易的国界限制
    D: 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统招班)
  • 9. 据统计: 2018 年,微软公司、苹果公司、通用汽车公可的销售净利润分别为 58 亿美 元、59.31 亿美元、118 亿美元;在 2018 年的世界品牌 500 强中,微软公司、苹果公司、 通用汽车公司的排名分别为第 4 第 3 第 59 名。这反映了(   )
    A: 美国第二产业的全面衰退
    B: 美国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 美国产业重心转移的趋势
    D: 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基础薄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统招班)
  • 10. 下表是中法建交过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由此可见,中法建交(    )

    1950年1月

    法国准备承认新中国,美国政府坚决反对

    1950年6月

    法国决定暂时放弃对承认新中国 考虑

    1963年12月12日

    中法双方在瑞士举行建交谈判

    1964年1月21日

    美国政府已照会法国政府,反对法国同中国建交

    1964年1月27日

    法国与中国签署了建交公报

    A: 反映了美法同盟逐步走向破裂
    B: 关键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C: 标志法国完全摆脱了美国控制
    D: 展现世界多极化趋势渐进过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初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