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恩格斯说:(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英国这次一“新的斗争”指的是(   )

    A: 1688年发动光荣革命 
    B: 1742年议会反对内阁
    C: 1784年内阁解散下院 
    D: 1832年进行议会改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云南师范大学附中高三上高考适应月考二文综历史试卷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8世纪结束以前,英国已经建立了内阁制,君主只能通过大臣来统治。而大巨是议会成员并对议会负责的,这一体制强调议会和行政的联系,在一个主要方面与孟德斯鸠的原理是相反的。英国的宪法传统是强调“国会至上”的原则,国会是立法机关,国会至上也就是“国会立法至上”,其含义是“对国会的立法权限并无法律上的限制”。因此在英国,国会的立法权几乎无所限制,“英国国会除了把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还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摘自《浅析权力制的原则在美英法三国宪法与宪政中体现》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的《政府组织大纲》原规定的是总统制,待临时大总统由孙中山让给袁世凯之后,《临时约法》即改为内阁制,以便架空袁世凯,通过国民党在议会中的多数,保证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民初的国会,虽然热热闹闹,但无论是国民党还是进步党,关心的重点不是协商妥协,为民国制定一个新宪法和新制度,而是忙于党争,打击对方的势力,扩充自己的权力。李剑农指出:“从唐内阁到赵内阁,同盟会派的人只恨内阁不能全操入己党手中,以为还是党势太弱,极力扩张党势;非同盟会派的党人,也深感内阁不能全落入同盟会派的手中,一方面权力反对政党内阁之说,一方面也极力造党与之相抗。”

    ——摘自《辛玄后民初的制度转型败因探讨》

    报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政治机构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英国形成“国会至上”的原因。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后内阁制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和英国国会的不同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辽宁庄河高级中学高三月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3. 17世纪英国革命中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将邦联制改造成联邦制,19世纪初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 (  )

    A: 新旧交替时代“君权神授”观念影响深远
    B: 确立制度与稳定秩序是巩固革命成果的必需
    C: 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斗争的曲折艰难
    D: 高效的军事体制有利于维护新生政权的统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江西上高二中高三10月第三周周练历史试卷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输出的是羊毛、锡、皮革、奶油、其他矿产品和农产品,换来的是制成品。外国商人一直操纵着英国的羊毛及毛纺织品交易,来自海外贸易的商人资本在英国中世纪经济中一直是显著的,几百年间没有发生重大的改变。

    从16世纪中期起,由王室向那些“具有足够企业精神,可资移植新技艺或者引进新制造业”的人士包括外国人颁发特许证,利用该垄断性的特许证制度来撬动产业升级。在伊丽莎白治下授予的55项垄断特权,有21项是授给外国人或归化英国的国民。同时,英国乘法国及尼德兰宗教迫害之机,通过各种移民优惠政策,造就了数十万之多的纺织工匠大移民,使得英国的纺织业决定性地形成了品种繁多、档次提升、工艺全能这样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梅俊杰《所谓英国现代化“内源”“先发”性质商议》

    材料二

    从现代化的角度看,英国以及欧洲的有利条件在于,它们实际上同处一个互动密切的列国体系中,所以,它们本质上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技术熟练的工匠们如同学者和艺术家一样,把整个欧洲当成自己的家”,一国在任何领域中的技术进步终究会较快地流向他国。

    ——摘编自戴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中期前后英国经济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及欧洲走向现代化的有利条件。

    英国及欧洲的现代化发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2017届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模拟历史试卷
  • 5. 刘军宁在《读<法国革命论>与<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写到“最好的革命是最不彻底的革命,对社会的健康肌体触动最少的革命,暴力程度最轻的革命,伤害人命最少的革命、带来个人自由与有限政府的革命。最坏的革命是最彻底的革命,把整个社会与道德秩序彻底摧毁的革命,最暴力的革命、夺命最多的革命、带来专政与集权的革命。”下列符合作者“最好的革命”和“最坏的革命”的是(   )

    A: 英国“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
    B: 北美独立战争、德意志的统一
    C: 英国“光荣革命”、北美独立战争
    D: 法国大革命、德意志的统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贵州铜仁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6.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提出:“1689年,英王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这一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虽然这些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家——直到19世纪后期确立普选制时,才实现这一目标。”这体现了英国民主进程的(   )

    A: 革命性
    B: 和平性
    C: 渐进性
    D: 妥协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贵州铜仁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7. 有学者认为,美国建国后建立的制度,既可以看见英国的影子,又可以看到美国自己的创造。其中英国的“影子”和美国的“创造”分别是(   )

    A: 议会政治三权分立
    B: 责任内阁联邦制度
    C: 议会政治参众两院
    D: 责任内阁三权分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届贵州铜仁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 8. 2015年10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唐宁街首相府同英国首相卡梅伦举行会谈。双方决定共同构建中英面向二十一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下列对于英国政治制度表述错误的是(   )

    A: 光荣革命主要解决了国家政权的归属问题
    B: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立宪制的确立
    C: 1721年沃波尔开始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标志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D: 英国的国王和内阁首相都掌握国家行政大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第一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 9. 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说明作者(   )

    A: 为人民获得广泛的政治权力而欣慰
    B: 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
    C: 肯定了工业资产阶级获得议会权利的进步意义
    D: 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第一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 10. 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材料二

    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1265年

    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1689年

    《权利法案》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1721年

    沃尔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

    18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

    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度形成

    1867年

    第二次议会改革

    19世纪晚期

    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

    1884年

    第三次议会改革

    1911年

    《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

    1948年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

    请回答:

    从英国政府首脑与议会、内阁的关系中,指出丘吉尔言论的依据。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初,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

    根据材料三,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第一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