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

    A:   结束了王权专制
    B: 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 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 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8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试卷1
  •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A

    第一章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革命形势的成熟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战   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  政变

    第二章  (略)



    ——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

    目录B

    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

    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

    第二节  (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8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试卷1
  • 3. 司汤达小说中的人物曾说:“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街已成为无用之物。”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客观真实,可以采信
    B: 主观臆断,有待考证
    C: 背离史实,不足为信
    D: 小说家言,皆不可信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8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试卷1
  • 4. 随着历史的变迁,许多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例如“革命”,最早界定为改朝换代,近代以来则多指政治体制变革。下列选项对应上述概念内涵的是(    )

    A: 汤武革命/“光荣革命”
    B: “光荣革命”/工业革命
    C: 汤武革命/“文化大革命”
    D: 工业革命/“文化大革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8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试卷1
  • 5. 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意用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吼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   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 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 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8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试卷1
  • 6. 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

    A: 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 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 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 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8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试卷1
  • 7. 某统治者拥有征税权,可以组织军队,常常援引“凡使君主高兴的就具有法律效力”的古谚。这位统治者是(    )

    A: 军事强人
    B: 专制君主
    C: 等级君主
    D: 立宪君主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8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试卷1
  • 8. 有人说“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也有人说“在中国政治中,妥协往往被视作不彻底,不革命到底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三   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材料四   1919年5月4日下午1时,北京各校学生3000余人汇集天安门,现场悬挂北大学生“还我青岛”血书,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随后发生学生大规模游行。5月5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清华学生宣布“从今日起与各校一致行动”。1919年6月3日,北京学生因政府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辩护,举行大规模街头演讲,当日170多名学生被捕。6月5日,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被监禁的学生获释。6月23日,徐世昌总统会见山东各界代表,表示政府已电令中国全权代表陆征祥从缓签字。6月28日,原定签约之日,中国代表团驻地被留学生包围,代表团发表声明,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大事记  

    请回答:  

    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又是怎样用“妥协”的方式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宪法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宪法制定中“多元利益的妥协”在国家结构形式上体现了哪两大原则?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于中华民国“大妥协”的不同评价,你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的理解。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与妥协的认识。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9美国的联邦制试卷2
  • 9. “自由”是人类重要的价值观,追求人的“自由”是实现近代化的重要内容。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是“自由”的制度保障。同时,自由也是有条件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期的自由主义者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绝对主义,争取个人的政治权利,争取宪政政府……到十九世纪中期,欧洲的主要国家和美国大致完成了这方面的任务。  

    ——李强《自由主义》  

    材料二   “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何尝不可养活自己呢?也不致做食,累及父兄、夫子了。一来,可使家业兴隆;二来,可使男子敬重,洗了无用的名,收了自由的福。”  

    ——《秋瑾集》  

    材料三   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  

    ——西奥多·罗斯福(1858-1919)  

    结合材料一,从欧美政治文明的发展角度,指出19世纪以前欧美主要国家在反对绝对主义争取宪政方面取得的成就。

    材料二中秋瑾认为女性获得“自由的福”的条件有哪些?中国女性从传统的“三从四德”到近代以后收获“自由的福”,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分析近代妇女解放的原因

    材料三中西奥多·罗斯福的这句话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得到了印证,请结合此时美国国内和国际形势来说明“没有秩序的自由”带来“破坏性”的表现二战后西方国家在构建“自由的秩序”又有哪些措施?

    综合上述材料,你对“自由”有何看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9美国的联邦制试卷2
  • 10. 建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和国家体制往往受到本国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的水平、乃至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   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  

    ——2011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新著《中国大趋势》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美国面临最大的问题,美国是如何解决该问题的?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联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三中的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00字左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一6.19美国的联邦制试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