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美国学者约翰·费斯克认为,1781—1787年这一时期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危急时期”,在这段时期里,爱国者以大公无私的精神把国家从即将陷入的无政府状态中拯救出来。由此可推定的结论是(    )

    A: 华盛顿决定了美国的发展
    B: 美国政权受到英国的威胁
    C: 邦联之下各州都独立自主
    D: 联邦制能适合美国的发展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省怀化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冲刺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 2. 美国1787年宪法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都体现了(    )

    A: 联邦制原则
    B: 议会中心原则
    C: 共和制原则
    D: 公正平等原则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3. 美国历史学家比尔徳在评价1787年宪法时说:—帮“有才干的资本家投机商”,“成功地哄编一般的老百姓去接受一个旨在有利于少数显贵而设计的政体”。这反映(    )

    A: 宪法的制定过程是不民主的
    B: 宪法的内容是用来限制民主的
    C: 宪法的通过符合贵族的利益
    D: 宪法维护权贵利益具反民主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4. 2006年-2011年,历史上首次由两个积怨甚深的民族国家法、德合作编写共同教科书《历史》,但在如何看待二战后美国在欧洲和整个世界上扮演的角色产生分歧,双方不是通过妥协达成共识,而是列人教科书的“交叉观点”栏目,这一做法(    )

    A: 化解了法德民族矛盾
    B: 建构了欧洲的历史认同
    C: 有利于理性认知历史
    D: 澄清了美国作用的认知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三诊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 5. 下图是近代某国某时期的政体示意图:示意图所示制度特点是(    )

    A: 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共同执掌
    B: 内阁独立对议会负责
    C: 元首是选民直选产生
    D: 元首拥有任命内阁、主宰议会等大权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 6. 美国总统选举的基本制度是选举人制度。具体操作:全部"选举人票"共538张,是参议员(100名)、众议员(435名)、华盛顿特区代表(3名)的总数。参议员按州分配,每州2名;众议员按人口产生,约50多万人选出一名,选举中实行赢者全拿制和州普选制规则。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希拉里的普选支持率是47.8%,特朗普的支持率是47.3%,赢家是希拉里。对于选举人票特朗普赢得了306张,希拉里赢得了232张。因此,最终特朗普赢得了大选,就任美国总统。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多数人没有决定权,每张选票之间十分公平
    B: 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调整了大小州之间的矛盾
    C: 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十分完美没有任何弊端
    D: 选举人票的数量体现了美国州权平等的原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年高考历史原创押题预测卷(江苏卷)
  • 7. “……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主要反映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    )

    A: 联邦制原则
    B: 民主原则
    C: 权力制衡原则
    D: 自由原则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8. 翻开美国历史,共有九位美国总统曾在美国众议院被提案弹劾。其中包括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它体现出了美国政体的重要原则是(  )

    A: 中央集权
    B: 分权制衡
    C: 两党制
    D: 联邦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9. 材料一:“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因为按照宪法规定,必须有一定财产的人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最高法院曾多次帮助美国资本家,宣布工人罢工为非法,残酷地镇压革命的工人。……这部宪法(1787年宪法)保障了美国有产阶级的利益,它可耻地保存奴隶制度,把种族歧视固定下来,使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它所宣布的‘自由’为的是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实为剥削的自由”。

    ——摘自《世界近现代史》(高级中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上册

    材料二:“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法。美国开国元勋们的初衷并非设计一个完美无缺的国家制度,他们当时关心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以挽救危机中的邦联。1787年宪法……因此带有一些明显缺陷。例如,在奴隶制问题上,虽然宪法明确阐明了主权在民原则,但在宪法批准后,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才有选举权”。

    ——摘自《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Ⅱ)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对美国政治制度所持态度有何不同,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态度不同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10. (原创)1787年6月4日制宪会议全体委员会上,富兰克林发言说:“第一个被放在掌舵位置上的人,会是个好人,今后的后继者会是怎样的人.就无人知道了。这里也和别的国家一样,行政官的地位总是会不断提高,直到以君主制告终。”为此,新成立的美国(     )

    A: 采用共和政体
    B: 颁布成文宪法
    C: 修改邦联制度
    D: 构建分权体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蚌埠铁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