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清明、端午、中秋节自2008年1月l日起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宗族团聚有密切关系的是(     )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抚州临川区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2. 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

    A: 防止外族入侵
    B: 巩固国家政权
    C: 团结同姓诸侯
    D: 削弱贵族权力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抚州临川区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3. 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抚州临川区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武王)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封诸侯,班赐宗彝(宗庙礼器),作分殷之器物。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分天下以为36郡,郡置守、尉、监。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行省是元朝统治时期广泛设立于全国的地方大行政区,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省”的本意为宫禁,引伸为中枢机要、行政机构的名称。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但随着全国的统一,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于是“省”的含义遂由宫禁、中枢转变为地方行政机构,影响直至今日。从制度层面而言,元朝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地方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与此前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体制明显有异。作为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元朝能够对空前广袤的疆域统治近百年得益于行省制度的建立。

    ——《元史•行省制度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二的两种制度,并说明两种制度的异同点?

    材料三中的制度有何基本特征?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抚州临川区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5. 中国好歌曲导师周华健连续抢下三位学员后高兴大呼:“连中三元!光宗耀祖!”与这一说法有关的古代制度是(      )

    A: 世卿世禄制和分封制
    B: 察举制和宗法制
    C: 九品中正制和分封制
    D: 科举制和宗法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高安二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6. 《说文解字》中说:“宗,尊祖庙也。”这说明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     )

    A: 宗教信仰
    B: 财产制度
    C: 血缘关系
    D: 地域联系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高安二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7. 据《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这表明周代社会(     )

    A: 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B: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为平等
    C: 君臣之间的界限不明显
    D: 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且趋激化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高安二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材料三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请回答:

    材料一中“封建子弟之制”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中“七国”代表什么时期?据材料指出“文武之道”丧失的表现。

    基于对材料三中天下“战斗不休”的思考,秦朝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南昌八一中学等校高一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9. 从商周到秦朝我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

    ①由贵族政治变为官僚政治       ②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

    ③削弱地方,加强中央权力         ④血缘政治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南昌八一中学等校高一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10. 据记载,族刑(指以整个宗族为单位进行惩罚的刑法)在春秋时期被广泛运用,但到战国时期“灭族”、“逐族”的族刑记载大为减少,多以父母、妻子、同产(即同父的兄弟姊妹)在内的“三族”之刑所取代。此变化说明(     )

    A: 宗法观念逐渐淡化
    B: 仁政思想得到贯彻
    C: 郡县制度得到加强
    D: 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南昌八一中学等校高一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