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韩非子亡征》中指出:“种类不寿,主数即世,婴儿为君,大臣专制,树羁旅以为党,数割地以待交者,可亡也”“出军命将太重,边地任守太尊,专制擅命,径为而无所请者,可亡也”。在此思想的指导下,秦始皇确立了(  )
    A: 君主专制制度
    B: 中央集权制度
    C: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D: 君主寡头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文中的“始皇”为“制六合”而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 设三公九卿加强皇权
    B: 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 颁布细密严苛的律法
    D: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绥芬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3. 学者钱穆指出,其实“宰”和“相”,在春秋时代也仅系封建贵族的家臣,但到秦汉则化私为公,变成了正式的政府执政官。这反映了(    )
    A: 中央集权的高度发展
    B: 专制皇权的空前强化
    C: 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转变
    D: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4. 下列对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论述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该政治体制巩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B: 该政治体制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的需要
    C: 该政治体制消除了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D: 该政治体制适应了土地国有制的需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5. 不同国家因为地理环境、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时代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制度。高一学生以“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为题,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结合大家收集的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只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唐朝中央机构图

    材料三:美国中央政府机构图

    材料四: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了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试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活动方式的角度分析雅典政治制的成因。
    概括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三中,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决策方式有何相似之处?其本质目的有何不同?
    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的知识,明确德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材料中的“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如进行“东西方政治制度演变史”的课题研究,上述材料作为论据尚不够充分,你还可以补充哪些论据?(东西方各举1例,所举史实必须与材料二、三性质类似)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不仅产生了号称“百家”的众多理论类型,还产生了《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综合百家的理论文本及一批髙度抽象的理论成果。这必然导致“立君为天下”理论具备完整的思路和丰富的内涵。立君为天下、天下为公、天下一统、政由君出、君臣合道、无为而治、广开言路、平均天下、孝治天下、法理天下等一系列重大政治命题形成相互论证的内在逻辑,道义高于君主成为影响极其广泛的政治理念及政治价值。

    ——引自《中国学术界一个集体性的重大历史事实误判》(张分田《史学月刊》2016.9)

    材料二:运行良好的政府必须像哲学体系一样有个一以贯之的系统,这样,财政、治安、和军队才会协调一致地朝着同一目标努力,这个目标就是国家的巩固和国力的强盛。这样的系统只能源自同一个大脑,那就是君主。君主如果愚昧无知,总是无所事事,寻欢作乐,他就无法完成为人民谋福利的神圣使命。君主是国家的第一公仆。……天主教徒、路德教徒、改革教派、犹太人和其他基督教派别生活在这个国家,并和平地生在一起……必须充分了解要尊重民众不去触犯他们的信仰,不管所信奉的是何种宗教

    ——腓特烈大帝的《政治遗嘱》(1722年)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立君为天下”理念形成的原因,这一理念对秦汉时期的国家治理带来哪些影响?
    材料二中的“政治遗嘱”体现了哪些治国思想?结合近代世界历史,谈谈你对这些思想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7. 不同国家因为地理环境、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时代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制度。高一学生以“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为题,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结合大家收集的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只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唐朝中央机构图

    材料三:美国中央政府机构图

    材料四: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了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试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活动方式的角度分析雅典政治制的成因。
    概括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三中,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决策方式有何相似之处?其本质目的有何不同?
    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的知识,明确德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材料中的“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如进行“东西方政治制度演变史”的课题研究.上述材料作为论据尚不够危分,你还可以补充哪些论据?(东西方各举1例,所举史实必须与材料二、三性质类似)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8.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中国从公元前一直到20世纪,中央政府能够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拥有(  )
    A: 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
    B: 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C: 健全完备的赋税政策
    D: 长期稳定的社会秩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微山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考试卷
  •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而在中国帝王体制之下,臣民的财产随时都可能被剥夺和被抢劫。如前135年,汉武帝将盐、铁、酒等重要行业强行收归官营,同时对民营工商业征收重税。

    材料二: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古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三:……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请回答:

    材料表明,在私有财产观念上,古代罗马与中国有明显差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差异的政治、经济根源。
    材料二体现了罗马法中的哪些法律原则?依据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对欧洲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依据材料三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调研考试试卷
  • 10. 2015年2月19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 中央集权
    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 独断性和随意性
    D: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