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为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应是(    )
    A: 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大一统的产物
    B: 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嬴政称霸的需要
    C: 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出要给秦王改名号
    D: 秦王试图通过改名号让子孙认识自己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2. 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法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法律是君主个人意志的体现,皇帝集国家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材料二: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摘自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据材料一概括该制度的核心。这一制度存在哪两对矛盾?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哪一次会议制定的?它确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3. 云梦秦简中记载了一段秦律,大意为:有贼入甲家,伤了甲,甲呼喊有贼,其四邻、里典、伍老都外出,没有听到呼喊。在论处的时候,四邻外出,可以不受责罚;里典、伍老即便不在,也不能免责。这段秦律最能说明(    )
    A: 地方治安形势非常严峻
    B: 当时地方基层的管理方式
    C: 秦律采取轻罪重罚的原则
    D: 实施暴政是秦朝骤亡的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兰州新区舟曲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我们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材料一:“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奥林匹克的故乡,欧洲对外贸易的发源地,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应生辉。”

    ——吴邦国:《在中希经贸合作论坛上的演讲》

    材料二:近代史上,西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制度。因国情差异,各国的政治制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对英国人来讲,除了怀旧意义之外,王室还是日不落帝国的民族象征。从撒切尔到梅杰再到布莱尔,政府可以更迭,但最“正统”的王室却只有一个。在欧盟日益一体化的过程中,王室的存在,对于保持英国独立的“民族身份”将更加不可或缺。此外,王室也是政府最好的外交官之一。

    ——《与各国王室一同进入2005乃至2025》

    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是中国将民主政治从理想、理论逐步变成现实并不断完善的历史时期。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指古代希腊创造了怎样的文明成果?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在政治制度上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依据材料一说明英国国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特点。
    用史实说明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美国宪法“将……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
    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曾尝试走“美国人的路”请指出这次实践活动是什么?列举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5. 历史人物传记《乾隆皇帝》中记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弘瞻是乾隆帝最小的弟弟,一天到皇太后宫中请安,在皇太后座旁膝席跪坐,该处正好是皇帝平日跪坐之地。结果弘瞻被革去亲王,降为贝勒,解除一切官职,永远停用,32岁抑郁而终。这则故事反映的本质是(    )
    A: 弘瞻对封建等级的漠视
    B: 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C: 乾隆皇帝的冷酷无情
    D: 宫廷斗争的血腥残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第一条 第十款: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组织邦联;不得对民用船只颁发捕押敌船及采取报复行动之特许证;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不得指定金银币以外的物品作为偿还债务的法定货币。

    第六条: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合众国已经缔结及将要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

    第十条修正案: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得由各州人民保留。

    ——摘自1787年美国宪法

    材料三:1920年代,“联省自治”思潮风靡一时,《时事新报》、《改造杂志》等报刊上发表文章,从各个角度探讨了“联省自治”的紧迫性和可行性,许多名流包括梁启超、蔡元培、章太炎、胡适等都站到了这一行列中。在吴佩孚公开提出“武力统一”的主张后,各省军阀纷纷主张自治,最早是湖南军阀赵恒惕,其后浙江、广东、四川、云南、广西、贵州、陕西、江苏、江西、湖北、福建等省纷纷跟进,省宪运动潮流激荡全国,广东军阀陈炯明认为,“古今万国不外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两种。大抵国小民寡,集权之制容或可行,否则无不用分权制者。美之合众,德之联邦,皆分权制。英之帝国,其属地如澳洲,加拿大等皆完全自治,实为分权之尤”。他认为中国广土众民,只能实行分权自治,才可养成“民治精神”,建设民主。

    ——摘自《中华百年祭·政治卷》

    针对材料一中所提问题,秦始皇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与之前的措施(政策)相比,其有何进步性?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美国联邦制确立的背景及其特点。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民国初年“联省自治”运动高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7. 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    )
    A: 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B: 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
    C: 已经确立官僚政治
    D: 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黄梅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8. “国权不下县,县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靠乡绅”,这是某学者总结的关于中国古代传统乡村的认识范式。对这种范式理解正确的是(    )
    A: “国家—宗族”二元模式强化了中央集权
    B: 宗法制成为维护等级制的有力工具
    C: 郡县制有利于儒家伦理道德的贯彻渗透
    D: 乡绅自治有利于维护乡村社会秩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黄梅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竹简,第一次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陆续修成的秦律的部分内容。……律文中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市场管理、工程兴建、徭役征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律文规定“盗徙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古代剃去鬓须的刑罚),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律文中所见到的刑名计有斩首、磔(断裂肢体)、弃市、斩左趾、鋈(钛足)、黥、劓(割鼻)、城旦舂(男子输边筑城,女子舂米,均为四年以上徒刑)等。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第七表:土地和房屋(相邻关系)

    二,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

    第八表:私犯

    九,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应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十,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应捆绑而鞭打,然后将其烧死。

    ——《十二铜表法》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秦律》和《十二铜表法》内容上的共同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律》和《十二铜表法》的进步意义。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仙桃中学2017年秋季学期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考试试卷
  • 10.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但历代皇帝“分王子弟,以为屏藩”的现象一直延续到清朝。这一现象说明(    )
    A: 分王子弟是封建专制的体现
    B: 宗法体系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 分封制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 周代制度在后代得以延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