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至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汉时设立,级别较低)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这种变化是为了

    A: 提高行政效率
    B: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 提高“三公”的权力
    D: 防止腐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这有利于
    ①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②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

    ③防止地方割据分裂④维护国家的统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是指

    A: 皇帝的子孙不再分封为王
    B: 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C: 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D: 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①行省制度②皇帝制度③郡县制度④三公九卿制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 选拔和考察官吏制度
    B: 法律严苛细密
    C: 三公九卿制
    D: 权力的高度集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关于三公九卿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左、右丞相代表皇帝决定国家大事
    B: 御使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监察百官
    C: 太尉辅佐皇帝管理军务
    D: 九卿分管皇家和国家的各种事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关系。下列具有此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②十二铜表法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

    A: 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 国家一统,中央集权
    C: 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D: 交通发达,经贸昌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下列关于秦朝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
    B: 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
    C: 小篆以外出现了隶书
    D: 私学也可以教授律令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
  • 10. 李世民的儿子李恪亲王,打猎时伤害农民,被检察院(御史)柳范弹劾。李世民责备亲王府秘书长(长史)权万纪,责怪他未能规劝阻止,罪应处死。柳范说:“房玄龄还不能阻止陛下打猎,怎么能单单责备权万纪。”李世民大怒回宫,后发现自己理屈,马上再出来召见嘉勉,这反映出(    )
    A: 唐代监察机制完备
    B: 君主个人素养影响集权体制的效果
    C: 唐代谏议制度形成
    D: 三省六部制下君主权力被有限制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涟源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