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高中历史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统编版(部编版)
岳麓版
人民版
年级
必修1 政治史
必修2 经济史
必修3 文化史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论述题
材料分析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秦代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B: 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 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 明代初年,明太祖废宰相,皇权、相权矛盾终结,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在中国古代,常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的做法,体现的是以皇权为代表的个人立法与决策,后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并开始有所改观的是( )
A: 汉初的内外朝制度
B: 隋唐三省体制
C: 宋代二府三司制度
D: 明朝内阁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衡中清大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国学大师钱穆在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说:“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该制度( )
A: 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分裂割据的因素
B: 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C: 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元朝重要的政治创新
D: 明确了宰相之间的职责分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衡中清大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某一官职:“……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该官职应当是( )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廷尉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衡中清大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时下热议的“异地高考”改革,折射出的是对教育公平的呼唤。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没有世袭等级,没有财富和权力,不主张任人唯亲,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通过考试选拔具有公平性。”这一制度指的是( )
A: 世袭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衡中清大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有学者认为“历代封建王朝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与此背离的是( )
A: 汉中外朝制
B: 唐三省六部制
C: 宋二府三司制
D: 元一省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衡中清大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通典·选举》中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具有言行修著,则升进之……傥或道义亏阙,则降下之……”由此可知,实行九品中正制的初衷是( )
A: 选拔有才德者为官
B: 选拔有较多土地和其他社会财富的人为官
C: 选拔豪门望族子弟为官
D: 优先选拔官宦子弟为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衡中清大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请回答: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反映汉初存在的什么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曾经采取什么措施?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反映了唐朝实行的什么政治体制?
上面汉武帝的措施和唐朝体制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北宋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与之相似的措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以“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
A: 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 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 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 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衡中清大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钱穆在评价科举制度时说:“必有大批应举人,远从全国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仅政府与社会常得声气相通,即全国各区域,东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种相接触相融洽之机会,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钱穆意在强调科举制( )
A: 促进了文化融合
B: 维护了社会公平
C: 有利于专制统治
D: 加强了民族团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456
457
458
459
460
461
>>
14420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