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据史书记载,汉高祖在位12年,丞相仅1人;惠帝在位7年,丞相3人;文帝在位23年,丞相5人。唐太宗在位23年,宰相29人;武后掌政共21年,宰相78人;玄宗在位43年,宰相34人。由此可见,唐朝宰相人数变化原因在于(    )

    A: 皇帝刻意加强宰相职权
    B: 世家大族垄断高官职衔
    C: 科举考试扩大统治基础
    D: 围绕分割相权调整官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2. 观察下列表格,据此可知(    )

    A: 汉初太尉掌管军队权力,制约宰相
    B: 汉初为加强皇权太尉设置无常
    C: 汉初太尉因相权过大而得到皇帝重用
    D: 汉初王国强大,太尉更换频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漯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3. 下图为唐太宗贞观初年的政令形成、实施流程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中书省拥有草拟政令的自主权
    B: 门下省拥有决策的绝对独立权
    C: 皇帝失去对政令决策的否决权
    D: 六部分担尚书省的实际执行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4. 伏尔泰说:“人们完全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而只有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人这些衙门任职.中国的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自我调节。”材料中涉及古代中国的(    )
    A: 三公九卿制、察举制
    B: 三公九卿制、九品中正制
    C: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D: 内阁制、科举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葫芦岛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监测(7月)试卷
  • 5.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及唐代制度时说,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这两种制度”是指(    )
    A: 分封制和郡县制
    B: 郡县刚和三省六部制
    C: 科举制和郡县制
    D: 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6. “……造成了一个弥漫着书香的世界,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最具书卷气的民族,甚至目不识丁者也知“敬惜字纸”,普遍有一种对于文字、文献的崇拜。”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科举制度的推行
    B: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西学东渐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7. 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元朝的行省不仅辖区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
    A: 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 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
    C: 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 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8.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
    A: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9. 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
    A: 转运使
    B: 兵部员外郎
    C: 知府
    D: 枢密副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衡中清大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 10. 《元史》记载:“行中书省……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对材料中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 元朝设立行省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边疆地区
    B: 中统、至元年间,行省正式成为常设机构
    C: “都省”指中书省,“省官”指地方行省的长官
    D: 行省长官掌管地方军事、财政、行政等大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