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高中历史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统编版(部编版)
岳麓版
人民版
年级
必修1 政治史
必修2 经济史
必修3 文化史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必修1 政治史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论述题
材料分析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
A: 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旧
B: 立嫡以长不以贤
C: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D: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 废分封,置郡县
B: 建立法律体系
C: 确立三省六部制
D: 实行科举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
A: 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B: 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C: 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D: 相权不断遭到削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
A: 监察地方政治
B: 管理地方行政
C: 征收地方赋税
D: 掌管地方军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时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 百姓不再是封君属民
B: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 制度法令的统一
D: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
A: 决策权
B: 行政权
C: 军政权
D: 财政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从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到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折射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选官制度的变化
B: 时局和战的变迁
C: 基本国策的改变
D: 经济重心的迁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对下表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类 别
察举制
科举制
依 据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以文取士”
方 式
长官举荐
自由报考
A: 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
B: 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C: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
D: 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赣州崇义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朝为田舍郞,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
A: 参加科举考试
B: 等待朝廷察举
C: 投笔从戎戍边
D: 投作官吏幕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赣州崇义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以下对下图清朝《诰示》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八股取士扼杀人才的有力证明
B: 君主专制统治全面强化的表现
C: 导致“学而优则仕”的社会风尚盛行
D: 研究清朝科举制度的真实史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赣州崇义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
14420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