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组卷中心

卷参设置

分数:0分     题数:32

试卷信息

试卷总分:0
按题型查看
一.单选题(共27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一.综合题(共5小题)
排序
  • 难度由低到高
  • 难度由高到低
  • 温馨提示:
  • 1、拖拽试题题号即可调整试题顺序;
第Ⅰ卷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  分 
   
一.单选题(共27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下面能代表生命系统种群层次的是(   )
    A: 苏铁园中所有的攀枝花苏铁
    B: 滨河大道两侧所有的树
    C: 攀枝花公园中所有的昆虫
    D: 金沙江中所有的鱼
  • 1.据报道,英国里兹大学的研究团队目前正在研究“能吃铁”的微生物——磁性细菌,它主要分布于土壤、湖泊和海洋等水底污泥中。下列有关磁性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细菌的遗传物质与人的遗传物质均能被甲基绿染成绿色
    B: 该细菌细胞没有生物膜系统,因而无法完成信息交流
    C: 与该细菌“能吃铁”性状有关的遗传物质在染色体上
    D: 该细菌的细胞壁能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
  • 1.下列关于细胞的组成物质、结构和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大肠杆菌的拟核内含有一个线状的DNA分子
    B: 布鲁氏杆菌在分裂过程中会出现基因重组
    C: 组成病毒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作为骨架
    D: 没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 1.下列概念图中,a、b、c、d、e、f所代表的生物学概念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660530350

    A: 跨膜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红细胞吸收氧
    B: 生物、细胞结构生物、非细胞结构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青霉菌
    C: 具膜细胞器、双层膜细胞器、单层膜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完成有氧呼吸
    D: 神经元、突起、细胞体、轴突、树突、突触小体
  • 1.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能携带遗传信息,RNA不能携带遗传信息
    B: 急性肠炎病人常见的治疗方法是输入盐水
    C: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为细胞所特有
    D: 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少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 1.某学生完成了下面的实验:他用碘液检验一块干面包,面包变成了深蓝色。然后他嚼碎了另一块干面包,并用本尼迪溶液(一种用来检验麦芽糖的试剂)检验之,嚼碎的面包变成了红色(麦芽糖与试剂反应的颜色)。因此他作出结论:当面包被嚼碎时,淀粉变成了麦芽糖。这位学生实验设计的错误在于(   )
    A: 未对嚼碎的面包做淀粉检验
    B: 未对唾液做淀粉检验
    C: 未对干面包做麦芽糖的检验
    D: 未考虑面包的制作时间
  • 1.由于实验材料限制,有时需设法替代,下列替代错误的是(   )
    A: 用菠菜叶细胞代替藓类叶细胞进行叶绿体观察实验
    B: 用鸡蛋清代替豆浆进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
    C: 用鸡的成熟红细胞代替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DNA和RNA分布的观察实验
    D: 用梨代替苹果进行还原性糖的鉴定实验
  • 1.下列哪一种结构或物质的组成成分中不含“核糖”(   )
    A: 叶绿体
    B: DNA
    C: ADP
    D: RNA
  • 1.下列物质中,元素组成最相似的一组是(   )
    A: 糖原、抗体、性激素
    B: 纤维素、性激素、胰岛素
    C: 淀粉、淀粉酶、脂肪
    D: 三磷酸腺苷、磷脂、核酸
  • 1.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

    ①追踪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②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融合实验;③探究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所经过的细胞器;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1.下列与元素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马铃薯植株缺K,会造成其产量下降
    B: Mg是叶绿体中的类胡萝卜素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
    C: O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H2O
    D: 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均有ATP的合成
  • 1.关于“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和通透性均大于细胞壁
    B: 随着质壁分离的进行,液泡的颜色变浅
    C: 用无水乙醇处理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
    D: 实验过程中,至少需要对装片进行三次观察
  • 1.下列对生物膜结构的叙述中,最科学的是(   )
    A: 电镜下观察到生物膜为暗—亮—暗三层结构构成,是一个静态的统一结构
    B: 若用丙酮从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小于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
    C: 生物膜具有流动性,表现为磷脂双分子层可以运动,但蛋白质不可以运动
    D: 生物膜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 1.下列关于酶的实验中,自变量只有催化剂的种类的是(   )
    A: 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实验
    B: 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
    C: 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实验
    D: 探究酶的化学本质的实验
  • 1.下图表示某反应进行时,有酶参与和无酶参与的能量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曲线Ⅰ表示有酶参与
    B: 酶参与反应时,所降低的活化能为E4
    C: E1为反应前后能量的变化
    D: 此反应为放能反应
  • 1.细胞呼吸原理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如表有关措施中,错误的是(   )

    选项

    应用

    措施

    目的

    A

    种子贮存

    晒干

    降低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呼吸

    B

    水果保鲜

    低温

    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

    C

    栽种庄稼

    疏松土壤

    促进根有氧呼吸,利于吸收矿质离子

    D

    包扎伤口

    透气的创可贴

    为需氧型微生物提供有氧环境

    A: A
    B: B
    C: C
    D: D
  • 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萨克斯让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并用碘蒸气处理,得出光合作用需要光照才能进行
    B: 恩格尔曼以好氧细菌和水绵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得出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C: 梅耶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D: 英格豪斯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必须在光下才能成功,只有在光下植物才能更新空气
  • 1.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都有[H]的生成和利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从本质上讲,二者都具有还原性,是同一种物质,功能相同(   )
    B: 从作用上讲,前者产生的[H]用于还原C3 , 后者与O2结合生成H2O
    C: 二者产生的[H]在还原底物时,都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形成ATP
    D: 从来源上看,前者来源于水的光解,后者只来源于丙酮酸
  • 1.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染色体,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都会下降
    B: 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果醋时需要通入氧气
    C: 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移至温度略高的环境中制果醋
    D: 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如毛霉
  • 1.下列有关操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配置制作泡菜所用的盐水时,清水和盐的比例为4:1
    B: 腐乳制作过程中加盐腌制时,盐和豆腐的比例为1:5
    C: 将2mL菌液加到8mL无菌水中,即可将菌液稀释10倍
    D: 玫瑰精油提取时,玫瑰花瓣与清水的质量比为1:4
  • 1.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B: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采用的是比色法,操作中加提取剂的作用是为了中和乳酸
    C: 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
    D: 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但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不影响其含量
  • 1.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既能分离微生物也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B: 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分散获得单个菌落
    C: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
    D: 选择培养基作用的原理是显现某微生物的特征,以区别于其他微生物
  • 1.请选出分离土壤细菌的正确操作步骤(   )

    ①土壤取样;②称取10 g土壤,加入盛有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③吸取0.1 mL进行平板涂布;④将菌液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②→③
  • 1.某种生物活性洗衣粉盒上印有以下资料(见下框),对资料中的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成分:蛋白酶0.2% 清洁剂15%

    用法:洗涤前先将衣服(物)浸于溶有洗衣粉的水中20分钟左右,使用温水效果更佳,切勿用60℃以上的水

    A: 这种洗衣粉较易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渍
    B: 这种洗衣粉对衣服上油渍也能较易清除
    C: 该洗衣粉不适合洗涤丝绸面料衣物
    D: 在60℃以上的水中,蛋白酶会失去活性
  • 1.某校学生尝试用琼脂作载体,用包埋法固定α-淀粉酶来探究固定化酶的催化效果。实验结果见下表(假设加入试管中的固定化淀粉酶量与普通α-淀粉酶量相同)。实验表明1号试管中淀粉未被水解,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步 骤                                  组别

    1号试管

    2号试管

    固定化淀粉酶

    普通α-淀粉酶

    淀粉溶液

    60℃保温5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滴加碘液

    现  象

    变蓝

    不变蓝

    注:“√”表示加入试剂或进行该步骤。

    A: 实验中的温度过高,导致固定化淀粉酶失去活性
    B: 淀粉是大分子物质,难以通过琼脂与淀粉酶接触
    C: 水浴保温时间过短,固定化淀粉酶未将淀粉水解
    D: 实验程序出现错误,试管中应先加入碘液后保温
  • 1.下列关于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样品处理步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细胞的洗涤:加入蒸馏水,缓慢搅拌,低速短时间离心
    B: 血红蛋白的释放:加入生理盐水和甲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
    C: 分离血红蛋白:将搅拌好的混合液离心、过滤后,用分液漏斗分离
    D: 透析:将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然后置于pH为4.0的磷酸缓冲液中透析12 h
  • 1.萃取法是将粉碎、干燥的植物原料用有机溶剂浸泡,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出某种物质,就可以得到纯净的植物芳香油。蒸发出的物质是(   )
    A: 有机溶剂
    B: 芳香油
    C: 有机溶剂中杂质
    D: 芳香油中杂质
 评卷人   得  分 
   
一.综合题(共5题,共0分)
删除 上移 下移
  • 1.下图为酵母菌结构示意图(图中⑥为细胞膜)。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2

    酵母菌细胞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无。结构②称为遗传信息库的原因是
    该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填图中序号)。吸入18O2一段时间后,最先检测到含18O的物质是
    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由(填图中序号)的膜组成。
  • 1.图甲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图乙是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406759565

    图甲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则细胞膜和细胞壁之间充满了;此时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将洋葱细胞放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没有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可能的原因有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不直接消耗ATP,而是借助相同载体上Na+顺浓度梯度运输时产生的电化学势能。该载体只能转运葡萄糖和Na+ , 体现了载体的性。 据图乙中的信息分析,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浓度梯度进行的主动运输。
    为了证明小肠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请设计实验探究。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甲、乙两组生理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葡萄糖的培养液中。

    第二歩:甲组细胞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细胞,其他条件与甲组相同。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测定葡萄糖的吸收速率。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则说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否则不是主动运输。

  • 1.下图曲线Ⅰ、Ⅱ、Ⅲ为降雨后第2、8、15天测得的某株桑树桑叶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0

    桑叶没有出现“午休”现象的是曲线;若这三天测量时光照强度及日变化相同,则第2、8、15天桑叶光合速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由此可见,生产上可以采用的方法提高作物的光合速率。
    曲线Ⅲ中,影响AB段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BC段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在A点时,桑叶的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结构有
  • 1.土壤中含有大量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和真菌,科研人员从土壤中筛选高效分解纤维素的真菌,以便用于生产实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纤维素分解菌在细胞 (填“内”或“外”)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
    利用刚果红染色法可以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一般选择较大的菌落。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答两点)。
    为了解纤维素酶的结构特点,需从细胞中将其提取出来,提取时常用法进行粗分离后再进行提纯,在纯度鉴定时,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来鉴定提取得到纤维素酶的纯度。电泳时加入SDS的作用是
  • 1.科研人员利用固定化酵母直接发酵甜菜汁生产燃料乙醇,下图表示相关的工艺流程。请分析回答:

    图片_x0020_100011

    在固定化酵母细胞时要先将酵母细胞活化,活化的作用是。步骤①中,溶化海藻酸钠时要注意
    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则说明海藻酸钠浓度(填“过低”或“过高”)。步骤②中加入果胶酶的目的是
    固定酵母细胞操作一般是在甜菜汁制备(填“前”或“后”)。在酒精发酵时应控制的温度条件是。试验后,将洗涤过的固定的凝胶珠在低温环境中保存若干天,仍可以用于发酵,说明固定化细胞可被使用。研究表明使用固定化酵母的酒精产量平均值高于游离酵母的对照组,从酵母细胞发酵的环境条件考虑,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