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②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遭到极大冲击
③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走进了死胡同
④与西方不同,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初步成果
①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②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
③作者对“原理”开创者持赞赏态度
④作者对“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时期(政区名)
汉武帝元封年间(州)
西晋前期(州)
詹贞现元年(道)
北宋元丰年间(路)
元(省)
分布状况
北9南4
北12南7
北5南5
北9南14
北5南6
影响分布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记述
出处
“臣伏见陈、许.颖、毫等州,止因去秋一次水灾,遂致骨肉相食,积尸满野”
《司马光奏议》
“淮南程斡,本富人(地主)。三年间为水火焚荡俱尽
[唐]李冗《独异志》
“中人之产,气脉儿何?役议著肩,家便立倾。一家倾而一家继,—家继面一家又倾,辗转数年,邑无完家矣”
《明臣奏议》
①毛泽东脱离了第三国际的领导
②新的革命策略指的是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③新的革命策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情的结合
④新的革命策略没有遵守马克思主义优良传统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新设国家资本厂家数
3
27
73
111
128
新设民营资本厂家数
60
182
346
406
738
①实行实物配给剂 ②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利用资本主义生产类系发展社会经济 ④实行余粮收集制
⑤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年份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增长率
-0.3
1.9
-2.5
3.6
6.8
3.4
2.8
4.6
3.0
下列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
①总体呈现增长趋势
②经济处于“滞胀”阶段
③增长得益于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措施
④增长得益于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材料一:歌以言志,歌以抒情.
《在希望的田野上》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材料二:由于他是一个身体残疾的人,因此罗斯福对“弱势群体”有着强烈的个人情感,对“弱势群体”也比较关注,在经济大危机中,他采取“抑富济贫”的方式,使得穷人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
——徐维民《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材料三:著名学者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请回答: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