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zàn zhàn)  一 (wǎn wán ) 真  (suān  shuān)

     支  (chēng  zhǎng ) 书 (guì jǔ) 哎 (yō  yōu)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组第1课《窃读记》同步练习
  • 2. 给形近字组词

     牌  敲    跨  腋 柜

     碑  稿    垮  液 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组第1课《窃读记》同步练习
  • 3. 理解句子“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的含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组第1课《窃读记》同步练习
  • 4.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林海音动作的词语

    词语:

    找出一个比喻句。
    很快乐,也很惧怕。我快乐什么?害怕什么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组第1课《窃读记》同步练习
  • 5. 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

    曼————  乘—— ——

    林————   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组第1课《窃读记》同步练习
  • 6. 写出诗句的意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意思是: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意思是: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意思是: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6课《梅花魂》同步练习
  • 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陆游是宋朝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教育,立下报国之志。

        他30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陆游34岁时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后来,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

        公元1170年,45岁的陆游投奔于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真正过上了军营生活。在军旅的生活中,他竭尽全力为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而努力。他多次亲临前线去视察,感受到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后来,因南宋皇帝屈膝投降,陆游的希望又一次破灭了。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已十分虚弱,躺在床上动也不动,眼神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但是,当他看到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他跟前时,忽然振作起来,瞪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当他的儿子把纸和笔捧到他跟前时,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完之后,他闭上眼睛,与世长辞了。

        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为广大人民所传诵。

    把《示儿》这首诗补充完整。
    短文围绕“爱国”写了陆游几方面的故事?
    你还知道陆游的哪首诗?请写下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6课《梅花魂》同步练习
  • 8. 古诗理解

    《清平乐•村居》中,“”是词牌名,“村居”是,他的意思是。词的作者是代词人。这是一首描写的词作,词中通过描写等这些平常的景象,把农村生活风貌真实地反映了出来,抒发了词人的思想感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三首 清平乐村居》同步练习
  • 9. 下列说法与课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与期望。
    B: 《题临安邸》中的“临安”和“汴州”分别指今浙江杭州和河南开封。
    C: 在首个南京大屠杀的公祭仪式上,齐声诵读《和平宣言》是为了发出对和平的呼唤。
    D: 《将相和》中“完璧归赵”和“渑池会见”是“负荆请罪”的起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剃头大师》练习卷
  • 10. 下列关于名家名著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它就是我们学习的课本,我们关于自然科学的一切谈话,都不过是对它的一个注释罢了。”这是卢梭对《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高度评价。
    B: 《爱丽丝漫游奇境》是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创作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爱丽丝和三月兔、疯帽子、睡鼠进行了一场疯狂的茶会,是小说中最著名的场景之一。
    C: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颇受人们喜爱,其中“七擒孟获”“三气周瑜”“三打祝家庄”等故事曲折有趣,引人入胜。
    D: 我们读过的《草原》《猫》《北京的春天》都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老舍创作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剃头大师》练习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