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读句子,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的理解。
    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月迹》课时练习
  • 2. 阅读语段

    喧嚣的校园在晚休的铃声中渐渐沉睡了,宿舍里同学们的欢闹声,已经听不见了;偶尔听到的只是远处池塘里的几声蛙鸣。在这幽微的月光里,毕业离校的幽苦又萦上心头,我鬼使神差地走到校园后面的林阴小道上。

    曲曲折折的小径,蔓草横生。不知名的白色野花挨挨挤挤地开着;像是一地银白的精灵,在月光里摇曳婆娑。两旁的玉兰树,是我们来时栽下的,现在已蓊蓊郁郁,两人多高了。月华如洗,透过扶疏的叶隙,撒下一地的斑驳。

    我想起了第一学期和同学们一起度过的那个中秋月夜。马鞍山上,芝山亭中,在满月的光里,大家欢聚一堂,品茗、吃月饼,畅谈理想、人生,遐想着月的传说。月光皎洁,马鞍山披着一层银辉。风儿带着秋的凉意,沙沙地响过了竹林,响过了芝山亭。记得苏子有言:“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易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那时我想,我们真是一群幸运的人儿,搭在世纪末人才的班车上,享受着太平盛世的风光霁月,展望着未来岁月。

    又是一个月夜。因白天一位同学病了,我带他去看病,一时没请假,旷了半天课。班主任周老师叫我去她家一趟。我想,坏了,要挨批了。我忐忑不安地蹭进了老师的家。

    “以后有事要记得先请个假。他身体好些了吗?”接着,周老师又说,“他家挺困难的,这些钱你捎给他,就说是他家里寄的。你们是同乡,他不会怀疑,我明天上完课再过去看他……我买了几帖中药……”

    我无言,捏着这张带有体温的50元钱,望着老师纤弱秀丽的背影,我平生头一回体味到了一种山的威严。走出老师的家,我蓦地发现,今晚的月好圆好圆……

    重温往事,同学情使我感到甜蜜,师生情更使我感到温暖。在这离别的时刻,双眸不由湿湿的。在微微的泪光中,我又看到了窗口那盏熟悉的灯还亮着,那是老师在辛勤地工作吗?这样想着,不觉已回到宿舍。均匀的鼻息声微微响着,舍友们已睡熟好久了。

    文中引用“苏子”的话的用意是:
    “我忐忑不安地蹭进了老师的家。”“蹭”字能改为“踱”吗?为什么?
    “我平生头一回体味到了一种山的威严”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本文回忆部分选取了两个月夜,这两个月夜表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请概括出第二个月夜所写的一件事。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月迹》课时练习
  • 3. 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的骨朵儿    的女子    的月亮    的感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月迹》课时练习
  • 4. 请你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一句关于月亮的比喻句。

    例句:月亮是一盏黑暗中的明灯,让夜行的人们明确前进的方向。

    月亮是

    月亮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月迹》课时练习
  • 5. 主题探究

    《月迹》院中寻月

    叠词的运用,突出了月亮的美,请摘抄文中的叠词。(摘抄五个即可)
    用合适的叠词填空。

    等词写出了月光的颜色美。

    等词写出了月下景物的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月迹》巩固练习
  • 6. 下列句子中不属于人物描写的一项是(    )
    A: 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住气儿,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
    B: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C: 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月迹》巩固练习
  • 7. 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上面句子最主要的特点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玉玉的”“银银的”表现了月亮的,我还能用类似的词语来表现月亮的这一特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月迹》巩固练习
  • 8. 课内阅读。

    《月迹》(节选)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儿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在短文中找出反义词写下来。

    高兴    盈

    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亮的(静态    动态)变化,体现这一变化的词语是:先、
    请仿照文中划线句的这一写法,写一写日出或日落的过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月迹》巩固练习
  • 9. 课外阅读。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嫉妒。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个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

    我们就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

    “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大家都觉得满足,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本段文字在描写月亮时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请写出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内容各一句。

    动态:

    静态:

    选文在写景叙事中蕴含着哲理,读了本段文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
    选文中的孩子们,一会儿争执,一会儿“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你是如何理解他们的争执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月迹》巩固练习
  • 10. 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本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从可以看出来。
    用上句中加点的词语,描写一处景物的变化过程。
    这里写月亮的足迹出现在竹帘上、穿衣镜上,文中月亮的足迹还出现在哪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月迹》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