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
    A: 生物圈
    B: 海洋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
    D: 森林生态系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八校联考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2. 资料一:云霄漳江口红树林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滩涂上生长着秋茄、桐花树、木模、海漆、老鼠勒等5科6属6种红树林植物。2017年11月29日还监测到全球濒危水鸟黑脸琵莺及黑嘴鸥、红脚鹬等国家重点保护水鸟,它们的喙尖而长,便于啄食水中的鱼类。

    资料二:互花米草(学名: 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原产北美,上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它的疯长正在使大片盐沼植物消失,漳江口红树林也面临它的威胁。

    划线部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其所提及的最大分类单位是
    红脚鹬的喙具有的特点,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互花米草学名中的种加词是,它的引入对红树林造成威胁的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入侵。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漳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3. 松露是一种可食用真菌,大多深埋在地下一米左右;主要在橡树、松树等根部着丝生长,它们的菌丝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输送给植物的根须,但必需靠植物提供有杌物生活。寻找松露时,传统“猎人”身上都有一本传家藏宝图,记录着曾经找到松露的地点、时间等,以便再次寻找松露;现在则大多改用受过专业训练的狗,通过气味的识别来寻找松露。请回答:
    松露的生殖方式是生殖。
    松露与橡树、松树之间的关系属于
    “狗寻找松露”从获得途径看属于行为。
    请根据松露的生长与繁殖特点解释“松露猎人”利用藏宝图寻找松露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漳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4. 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数字序号代表生命活动,甲、乙、丙代表不同生物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甲、乙、丙能构成一条食物链
    B: ①②③④可表示同一生理过程
    C: ⑤⑥均表示捕食关系
    D: 乙可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漳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5. 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图片_x0020_1624969329

    该食物网有条食物链。
    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该生态系统被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草原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部分和阳光、空气和水等非生物部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毫州市利辛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6.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生物圈
    B: 海洋生态系统
    C: 淡水生态系统
    D: 森林生态系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毫州市利辛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7. 涡河是毫州一道美丽的风景。下列各项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涡河
    B: 涡河中的水
    C: 涡河中的植物
    D: 涡河中的全部生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毫州市利辛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8.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蚯蚓能疏松土壤”这都体现了(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环境能影响生物
    C: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环境能适应生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毫州市利辛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9. 如图为真菌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图片_x0020_555626159

    该图可看作一个较完整的生态系统,它由两部分组成。
    图中[]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们的生存需要水分、适宜的和现成的;它们能够将生物遗体进行分解,其中分解产物A是,B是水和,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智升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10. 西玛津是一种除草剂,在我国的很多河流中都检出过较高浓度的西玛津。为探究不同浓度西玛津对两栖动物生存和发育的影响,研究小组利用蟾蜍进行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配制浓度为0.1、1、10和100微克/升的西玛津溶液。

    步骤二:挑选生长18天的蝌蚪720只分组,分别放入玻璃缸中进行培养,每2天换水1次。

    步骤三:实验期间,每天观察蝌蚪的形态改变和健康状况,取出死亡和濒死的蝌蚪。

    步骤四:汇总数据如下图。

    图片_x0020_314798872

    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二中,应注意将720只蝌蚪分成组,并且每组换水和投喂食物的时间(相同/不同)。
    步骤三中,每天对蝌蚪的情况要做好观察和,以便后续的分析。
    如图结果显示,西玛津浓度超过10微克/升时,蟾蜍死亡率。根据如图推断,高浓度西玛津通过对蟾蜍的影响,从而 (缩短/延长)蝌蚪的变态时间。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高浓度西玛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平谷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