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钓鱼岛上海风强,岛上植物长得又矮又粗壮,这体现了(  )
    A: 生物依赖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改变环境
    D: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2019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4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同步测试
  • 2. 枯叶蝶的翅膀颜色和枯叶的颜色很像,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这体现的是(  )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改变环境
    D: 环境适应生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2019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4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同步测试
  • 3. 枯叶蝶的体色与周围落叶的颜色基本一致,这体现了(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环境能影响生物
    D: 生物依赖环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2019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4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同步测试
  • 4. 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
    A: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B: 鲫鱼体色与水的颜色保持一致
    C: 生活在雪地的北极熊的毛为白色
    D: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2019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4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同步测试
  • 5. 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
    A: 蛾类夜间活动
    B: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 蛇的冬眠
    D: 仙人掌的根系特别发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2019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4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同步测试
  • 6. 下列哪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A: 大树底下好乘凉
    B: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 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D: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2019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4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同步测试
  • 7. 苍耳果实的表面有许多钩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钩挂在动物的毛皮上,有利于它的繁殖和分布
    B: 是一种自我保护,防止动物取食,有利于生存
    C: 是一种特殊的表现而已,没有实际作用
    D: 吸引其他动物来帮助它繁殖,扩大分布范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2019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4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同步测试
  • 8. 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具有适应性的一项是(  )
    A: 冬天青蛙钻井泥里冬眠
    B: 大雨过后,蚯蚓爬出地面
    C: 秋天木棉落叶
    D: 缺乏肥力,农作物长得矮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2019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4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同步测试
  • 9. 蚯蚓学会走迷宫,其意义是(  )
    A: 有利于对环境适应
    B: 强健肌肉
    C: 蚯蚓喜欢游戏
    D: 先天性本能,没什么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2019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4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同步测试
  • 10. 鱼生活在水中,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现象最好的解释是生物能够(  )
    A: 适应环境
    B: 依赖环境
    C: 改造生物
    D: 影响环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8-2019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4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同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