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中学生物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北师大版
苏教版
苏科版
济南版
北京版
冀教版
沪教版
鲁科版(五四制)
年级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生命科学 第一册
生命科学 第二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双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连线题
实验探究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和所占的
总是维持在相对
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城关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我国曾开展过一次“剿灭麻雀”运动,这种做法最主要的危害是( )
A: 会破坏生态平衡
B: 会增加农作物的病虫害
C: 会影响农作物种子的传播
D: 减少了人类的朋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地球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观音堂中学、张八桥中学等五校联考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下列不属于共生现象的是( )
A: 地衣
B: 豆科植物的根瘤
C: 玉米上长的黑瘤
D: 帮助消化的肠道细菌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下列成语中,体现生物能够影响环境原理的是( )
A: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四十五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如图一为碳循环模式图(甲、乙、丙代表不同生物成分),图二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通过
依次传递的,并在传递过程中表现出
的特点.
图一中,代表光合作用过程的是
,代表呼吸作用过程的是
.
根据三种生物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甲、乙、丙对应图二中的生物分别是:
甲:
,乙:
,丙:
.
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物质循环的特点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四十五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
该食物网有
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是
.
在这个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是
,最少的是
.
图中生产者是
,图中的所有动物可统称为
.
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
后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河西区梅江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下列各项中,反映生物对环境适应的一项是( )
A: 森林能够净化空气
B: 空气湿度在45%~55%时病菌死亡较快
C: 万物生长靠太阳
D: 鸟类迁徙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对于水稻田里的水稻来说,下列环境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 水稻田里的土壤
B: 水稻田里的水
C: 水稻田里的杂草
D: 照到水稻上的阳光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
18512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