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朱自清的《春》中一段话,回答下列问题。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请逐一找出文中出现的生物,并为它们分类。

    动物有:。植物有:

    根据文中的描述,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两种类型的主要依据是
    文中描写的春季百花盛开的美景“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瓣的不同颜色是由于细胞中的结构中的色素存在的缘故。
    根据课文你认为春天万物复苏的两个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怀柔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2.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最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蛇冬眠时栖息在洞穴中
    B: 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
    C: 雾霾导致人患呼吸系统疾病
    D: 绿色植物可使大气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怀柔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3. 科普阅读题

    如果你像我一样,琢磨着各个季节的成熟水果,你会知道我们已经过了桃李季节,现在无花果开始成熟了。你也许听说过一个貌似很夸张的普遍传言:无花果里藏着死黄蜂。然而其实这毫不夸张。

    首先,必须明白无花果理论上并不是水果,它们实际上是翻过来的花。也就是说无花果是在囊状花托内部开花。众所周知,花需要授粉以便繁殖,但由于无花果的花藏于内部,意味着它的传粉动物,即黄蜂,需要直接爬进无花果给花授粉。无花果和黄蜂彼此依赖对方完成繁殖。生物学上称之为互利共生。

    这是个生命循环:年轻的无花果树长出不可食用的雄花,称为野生无花果,它会产生花粉。果树也长出雌花,雌花在囊状花托内成长并开放,风或蜜蜂无法像普通花一样给它授粉。

    雌性黄蜂知道它们需要进入无花果产卵,所以它们会爬进雄性无花果和雌性无花果里试图产卵。雌性黄蜂通过一个狭窄的小孔钻入无花果内部。如果它进入的是雄性无花果,它就可以在一个理想环境中产卵,然后死去。它的卵会孵化,其中雄性首先孵化(此时它们又瞎又无力),它们会与雌性同伴交配。然后雄性黄蜂在雄性无花果中挖出通道,雌性黄蜂携带满满的受精卵和花粉飞走,开始新的循环。

    如果雌性黄蜂进入的是雌性无花果,它将无法产卵,最后饿死。然而它携带了花粉进去,完成了授粉。随后无花果迅速成熟,长成人们(以及动物们)爱吃的水果。

    所以没错,我们吃的无花果里至少有一只死黄蜂。别担心!我们不会被黄蜂的外骨骼磕了牙。无花果会分泌蛋白酶,能分解昆虫尸体为可被植物吸收的蛋白质。因此你咀嚼无花果时的嘎吱嘎吱的响声只是种子而已,才不是什么死翘翘的黄蜂。

    从生物体结构层次来看,我们食用的无花果属于 。  它不是水果,而是 。 
    不可食用的无花果是(雌性或雄性) 花发育来的。
    我们吃的无花果里至少有一只死黄蜂。但我们咀嚼无花果时的嘎吱嘎吱的响声实际是
    结合文章内容请你说说什么是生物的互利共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缺题锁定】北京市平谷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4. 人类与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是(    )
    A: 地球
    B: 生物圈
    C: 农田生态系统
    D: 城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缺题锁定】北京市平谷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5. “地球之肾”指的是(    )
    A: 农田生态系统
    B: 城市生态系统
    C: 森林生态系统
    D: 湿地生态系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缺题锁定】北京市平谷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6.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描写了早春时节的生机,体现出了温度对动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缺题锁定】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7. 沙漠中生活的骆驼,蹄子宽大,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某种关系,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
    A: 猫头鹰的视网膜上有大量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觉察到及其微弱的光亮
    B: 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
    C: 葱的地上部分呈绿色,地下部分呈白色
    D: 竹节虫长得像竹子的枝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缺题锁定】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8. 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 草→鼠→蛇→鹰
    B: 鹰→蛇→鼠→草
    C: 草←鼠←蛇←鹰
    D: 鹰→鼠→蛇→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缺题锁定】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9. 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缺题锁定】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 10. 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传递。(判断对错)
    A: 正确
    B: 错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缺题锁定】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