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旷野中的榕树移人室内,叶片容易变黄,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光照不足
    B: 水分过多
    C: 空气污染
    D: 温度过高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一)
  • 2. 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走时把尿液、粪便等带离,这是因为南极(  )

    A: 分解者很少
    B: 缺乏生产者
    C: 没有消费者
    D: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6月份)
  • 3. 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  )

    A: 昆虫→蛇→鹰
    B: 草→兔→狼→细菌
    C: 阳光→草→兔→狼
    D: 草→昆虫→青蛙→蛇→鹰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 4. 在干旱的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阳光
    B: 温度
    C: 土壤中的含氧量
    D: 水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管理局北斗星协会中考生物三模试卷
  • 5.

    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
    B: 牛和田鼠之间是竞争关系
    C: 猫增多不会影响土蜂的数量
    D: 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湖南省邵阳市武冈三中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 6.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海洋
    B: 大草原
    C: 生物圈
    D: 热带雨林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一)
  • 7.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  )

    A: 生物依赖环境
    B: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生物适应环境
    D: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 8.

    如图一是某同学对石榴园风景区调查后,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绘制的一幅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如果图一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则A属于的生物类群是,B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是,甲代表的物质是

    五月石榴花竞相开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石榴花经传粉、受精后,花中的发育成果实,掰开果皮会看到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种子,石榴籽酸甜可口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的中.

    石榴树通常采用扦插、嫁接的方式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

    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图二是该同学对石榴园风景区长期跟踪调查后统计的螳螂的数量变化曲线,请在图二中画出同时期黄雀的数量变化曲线.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考生物三模试卷
  • 9.

    如图一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瓶,瓶中装有水草、小鱼、田螺和河水、砂石等,图二是生态瓶中不同生物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

    这个生态瓶可以看作是一个,瓶中所有生物生活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图二中A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A代表的是生态瓶中的

    图二中的C可以分解A、B体内的,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所以C是分解者.

    生态瓶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流动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 10.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C: 生态系统中,一般情况下,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
    D: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活的共同家园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2017年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