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 阳光
    B: 温度
    C: 空气
    D: 水分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生物试卷
  • 2.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
    B: “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 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D: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若水体受到污染,则大鱼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最多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生物试卷
  • 3.

    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B: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 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消费者
    D: 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广东省中考生物试卷
  • 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
    B: 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C: 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组成
    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广东省中考生物试卷
  • 5. 葱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颜色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 水分
    B: 空气
    C: 温度
    D: 阳光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生物试卷
  • 6. 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部分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生物试卷
  • 7. 泉州湾红树林是许多鸟类的栖息地,如果大量捕杀鸟类,将破坏红树林的生态平衡.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  )

    A: 有限的
    B: 稳定的
    C: 不变的
    D: 增强的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生物试卷
  • 8. 蝉在炎热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气温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影响蝉的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  )


    A: 阳光
    B: 水 
    C: 温度
    D: 空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海滨九年一贯制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 9.

    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图中没有标出的生物成分是

    鹰与蛇除构成捕食关系外,还可以构成关系.

    当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农药后,体内富集的农药会最多.

    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生物试卷
  • 10. 下列生物多样性锐减现象中,主要由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是(  )

    A: 两千多年来我国森林覆盖率由50%下降到20%
    B: 西藏、新疆、青海三省藏羚羊数量大幅减少
    C: 近几十年来长江白鳍豚数量急剧减少,难觅踪影
    D: 绵阳安昌江曾经水葫芦疯长,使江中鱼虾大量死亡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