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中学生物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北师大版
苏教版
苏科版
济南版
北京版
冀教版
沪教版
鲁科版(五四制)
年级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生命科学 第一册
生命科学 第二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双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连线题
实验探究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2021年全国两会,“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所谓“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下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甲~戊”表示生物成分,“①~④”表示生理或化学过程,“→”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作答
大气二氧化碳的增多会造成
,使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
通过植树造林实现“碳中和”,实际是利用植物的[
]
,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简称
。此外植树造林还能涵养水源,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这主要是因为植物的
增加了大气的湿度。
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
,伴随着食物链中碳的流动,能量的流动会逐级递减,若生产者体内有1 000焦的能量,到最高级消费者体内最多是
焦。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某种有毒物质的污染,一段时间后,到最高级消费者体内有毒物质却含量最高,这种现象称为
。
“碳中和”作为一种新的环保要求,必将进一步推动绿色生活和生产,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为响应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采用哪些具体措施?
(至少写出2条)。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21年中考生物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我省黔东南等地的劳动人民积极探索和实践“稻田养鱼”种养模式。该模式中稻田能为鱼提供栖息环境,鱼以水中浮游植物、杂草和浮游动物等为食;鱼的排泄物能为水稻提供有机肥,可获得水稻和鱼的双丰收,使农民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与鱼有关的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稻田养鱼”能减少在稻田中施用农药和化肥,请在题干中寻找证据:
(答出一项即可)。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A是
,B(含B
1
、B
2
)是
,C是
。
A、B遗体中含有的有机物都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分解后的产物主要有
(列出两种即可),这些产物能够被水稻等绿色植物吸收利用。
通过分析,可以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具有
(填“促进”或“抑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贵州省贵阳市2021年中考生物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是( )
A: 一定的水分
B: 适宜的温度
C: 充足的阳光
D: 麦田中的杂草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贵州省贵阳市2021年中考生物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采集了足够的蛙卵块,设置不同的温度进行孵化观察,以了解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实验结束后将所有蛙卵、小蝌蚪和小青蛙放回原池塘。实验结果统计如图,据图,蛙卵孵化的最适温度是( )
A: 15℃
B: 20℃
C: 25℃
D: 30℃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贵州省贵阳市2021年中考生物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地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它有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左图为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示意图,右图为动、植物细胞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左图中牧草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填细胞结构名称)。
据如图可知,动、植物细胞的共同结构有
(填一项即可)。
左图中草原生物与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组成草原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中分解动植物遗体的是
(填“生产者”或“消费者”或“分解者”)。
该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填物质名称)绝大部分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
若鹰被大量捕杀,兔大量繁殖,植被会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土地沙漠化,难以恢复原样,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21年中考生物试题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鹰和兔在食物链“草→兔→鹰”中的关系是( )
A: 互利共生
B: 种类斗争
C: 捕食
D: 寄生
难度: 简单
题型:真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21年中考生物试题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请将生态系统的概念图补充完整。
A
、B
、C
、D
、E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江油市八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9月联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泉州湾地区台风灾害频发,生长在泉州湾红树林因为有错综复杂的气生根、板状根能牢牢固定在滩涂上,可抵抗强风暴的袭击。这说明( )
A: 生物依赖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改变环境
D: 生物影响环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江油市八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9月联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在高山上,阔叶林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
A: 水
B: 光
C: 温度
D: 土壤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江油市八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9月联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以下物种间关系前后一致的是( )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共生关系
B: “杂草与作物争夺水分”——竞争关系
C: “菟丝子缠绕在大豆上”——捕食关系
D: “根瘤菌与大豆生活在一起”——寄生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江油市八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9月联考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524
525
526
527
528
529
>>
18512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