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洋葱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材料。它的叶分为管状叶和鳞片叶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鱗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洋葱出现了管状叶和鳞片叶,它们是一对,这两种叶片的出现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
    与鳞片叶相比,管状叶细胞中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该结构中发生的生理过程其实质是
    乙图是甲图(填“管状叶”或“鳞片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参与叶片蒸腾作用的水分,主要是通过乙图中的(填字号)运输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顺义区2020年九年级生物中考二模试卷
  • 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17年4月1日,人们被一条大号发的新闻震惊到了。一只北极熊坐着浮冰飘到了距离它的栖息地有2200公里远的苏格兰小岛。本以为是英国佬开的愚人节玩笑,没想到这是妥妥儿的真事。其实,苏格兰在2016年就发现过漂流而来的北极熊,不过却是北极熊一家三口的尸体。

    北极熊主要生活在北冰洋附近有浮冰的海域。在那里海洋生物相当丰富,有藻类、白熊、海象、海豹、鲸、雪兔、北极狐等。北极熊主要捕食海豹、幼海象及其他各种海生动物,海豹以鱼类为主要食物。海冰是他们觅食、交配和生产的场所。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冰面融化,北极熊的地盘不断受到“蚕食”,找寻食物也越来越困难。它们必须长途跋涉才能找到食物,北极熊很可能是因为长途跋涉觅食而被淹死在途中的。面对北极熊的生存窘境,科学家预测,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北极熊将在2050年之前消失。

    全球变暖使北极熊面临的威胁是
    请根据文中信息,写出一条含有北极熊的食物链:
    在北极生态系统中,文中没有提到的生物成分是,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秋天,北极狐的毛是棕色的,到冬天就变成白色的,当春天雪融化时,北极狐的毛色变深,与周围的草和树融为一体。将自己伪装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若北极地区的夏季冰川全部融化,我们可采取方法保护北极熊。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石景山2020年九年级生物中考二模试卷
  • 3. 水温影响鱼类生长,通常水温升高10℃,鱼类生长速度增加1~2倍;但过高水温却可能使鱼类死亡。这种现象说明(   )
    A: 生物与环境间相互影响
    B: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D: 生物适应环境是相对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石景山2020年九年级生物中考二模试卷
  • 4.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变色龙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一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 生长在岩石表面的地衣,能够加速岩石的风化,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C: 生物之间的捕食行为会使个体死亡,但也有利于物种的生存与发展
    D: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并不是永久的适应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平谷区2020年九年级生物中考二模试卷
  • 5. 初夏时节,花坛里、马路边、小河旁,一朵朵萱草肆意开放。

    萱草又称忘忧草,适应能力强,喜湿润也耐干旱,喜阳光又耐半阴,对土壤选择性不强,适宜在海拔 300—2500 米生长,华北地区可露地越冬。通过以上资料分析,你认为影响萱草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至少填两个)。花坛里萱草与杂草之间的关系是
    萱草原产于中国,品种单一,1930 年后世界各地开始广泛种植,经过几十年选种培育,现品种已达到 万种以上,成为了重要的观赏花卉,这是的结果。 萱草叶片是平行叶脉,花瓣 6,由此推 断,在植物的分类上,萱草属于被子植物门的子叶植物。
    春夏时节,百花争艳。下表为几种常见花卉的分类。

    萱草

    百合

    黄花菜

    鸢尾

    百合

    百合

    百合

    百合

    百合

    百合

    百合

    鸢尾

    萱草

    百合

    萱草

    鸢尾

    分析上表可知,萱草与关系最近,它们的形态相似,共同特征最多。

    萱草开花的时候,多有群众去公园采摘食用,导致中毒的现象。橘黄,橘红色的萱草花含大量的秋水仙碱, 哪怕在热水里烫了又烫,也不会减少,如果误食,萱草花的毒素主要会被(器官)吸收,随着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刺激肠胃和呼吸系统,导致头晕或腹泻。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平谷区2020年九年级生物中考二模试卷
  • 6.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

    大熊猫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但竹子开花后竹林会大片枯死。其实,竹子开花是一种生理现象,一般发生在天气长期干旱、竹林土壤板结、杂草丛生、老鞭纵横的竹园。可见,竹子开花是恶劣的生长环境所引起的。据此分析避免竹子开花可以实施的措施是
    生活在竹林里的竹鼠,专吃箭竹的地下根。大熊猫发现其踪迹后,很快找到它的洞穴,然后便用嘴向洞里喷气,并用前爪使劲拍打,迫使竹鼠慌忙出逃,大熊猫则乘机将其食用,由此可以看出大熊猫与竹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2019年5月25日,四川阿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了拍摄到的白色大熊猫照片,照片中大熊猫通体白色。专家认为,这只白色的大熊猫患上了“白化病”。据图分析,大熊猫的白化是由(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这只白化病大熊猫的基因组成是
    大熊猫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那么雄性大熊猫正常精子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大熊猫属于濒危物种,可以采取等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密云区2020年九年级生物中考二模试卷
  • 7. 阅读科普文,回答下列问题。

    鲸,体内受精,胎生,哺乳,广泛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在鲸的家族中,体型最大的蓝鲸体长超过33米,重达170吨以上。近日,中国科学家们在2020年首次科考过程中收获了一个重要成果——在中国南海1600米深处发现了“鲸落”,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该类型的生态系统。鲸落指的是当鲸鱼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尸体会缓慢沉入海底,并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鲸落生态系统被科学家们形象的分成四个演化阶段:

    移动清道夫阶段:在鲸尸下沉至海底过程中,盲鳗、鲨鱼、一些甲壳类生物等以鲸尸中的柔软组织为食。这一过程可以持续4(至少)至24个月。期间90%的鲸尸将被分解。

    机会主义者阶段:机会主义者是指一些无脊椎动物,特别是多毛类和甲壳类动物,能够以残余鲸尸作为栖居环境,一边生活在此,又一边啃食残余鲸尸,不断改变它们自己的所在环境。这些生物能够在短期内适应相应环境而快速繁殖。

    化能自养阶段:大量厌氧细菌进入鲸骨和其它组织,分解其中的脂类,使用溶解在海水中的硫酸盐作为氧化剂,产生硫化氢。化能自养细菌例如硫化菌,则将这些硫化氢作为能量的来源,利用水中溶解氧将其氧化,获得能量。而与化能自养细菌共生的生物也因此有了能量补充。

    礁岩阶段:当残余鲸落当中的有机物质被消耗殆尽后,鲸骨的矿物遗骸就会作为礁岩成为生物们的聚居地。鲸落独特的生态系统也产生了一些特有生物,科学家在鲸落中发现两种新的蠕虫品种--吃骨虫弗兰克普莱斯(Osedax frankpressi)和吃骨虫罗宾普鲁姆斯(Osedax rubiplumus),它们生活在鲸的骨头上,样子类似于水纹形的荧光棒。这只是科学家确定的,在鲸落中发现的16种新物种中的两个。

    并不是所有的海洋环境都能够形成自然鲸落,有科学家通过对美国加州蒙特利峡谷处鲸鱼尸体的长期观察发现,海水深度和相关的物理环境,对鲸落生态圈的形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1977年到现在,人类所发现的现代自然鲸落的数量,不超过50个。生命消亡每天都在发生,但是为什么人们发现的自然鲸落的数量如此稀少?首先,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鲸被捕杀或者由于受到声呐干扰而搁浅的数量增多,海洋中鲸类数目急剧减少,鲸落也变得稀少。鲸落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可以长达百年,这是鲸留给大海最后的温柔。一鲸落,万物生,对于漆黑的深海而言,这是一份极其贵重的礼物。

    鲸属于脊索动物门的纲(类)。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鲸落”这种特殊的生态系统是以为主。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需要能量,大多数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通过绿色植物的作用将其固定并传递给下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而“鲸落”中的硫化菌这种化能自养生物的能量来源确是
    下列对“鲸落”生态意义描述正确的是____(多项选择)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密云区2020年九年级生物中考二模试卷
  • 8. 科普阅读

    由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组织,重庆大学牵头的科普载荷“月面微型生态圈”作为嫦娥四号的乘客之一,于 2018 年底顺利登陆月球背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

    “月面微型生态圈” 是一个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高 18 厘米,直径 16 厘米,净容积 约 0.8 升,总重量 3 千克。“罐子”内放置有马铃薯、拟南芥种子、棉花种子、油菜种子、酵母菌、果 蝇卵共六种生物样本,以及土壤、水、空气等物质。科学家通过一定的技术使“罐子”内温度保持在 1℃—30℃,控制好里面的湿度、养分。“罐子”的顶部安装有光导管,它能让“罐子”里的植物享受到月 球表面的自然光,为“月面微型生态圈”提供光能。

    2019 年 1 月嫦娥四号上搭载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发布了最新试验照片,照片显示试验搭载的棉花种 子已经长出了嫩芽,这也标志着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这株棉花嫩芽还将继续 生长,有望成为月球上的第一片绿叶。

    “月面微型生态圈”中的能量来源是。从生态系统的组成上看,在“月面微型生态圈” 中充当分解者角色的是
    “月面微型生态圈”中能保证棉花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充足的空气和水分等。
    “月面微型生态圈” 中马铃薯和拟南芥等植物通过,产生碳水化合物和氧气供果蝇卵“消费”; 果蝇卵的生长过程则产生出植物所需的和粪便等养料,这将实现微型生态循环。
    生产上常用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茎繁育幼苗,这种繁殖方法叫_____。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门头沟区2020年九年级生物中考二模试卷
  • 9. 星鸦、松果松鸦和蓝松鸦具有一种特殊的学习行为,即贮藏种子并在冬天找到埋藏种子的地点。下表是相关研究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种类

    生活地域

    贮藏种子数量

    贮藏种子占冬季食物比例

    星鸦

    高海拔

    大约33000粒

    100%

    松果松鸦

    中海拔

    大约20000粒

    70~90%

    蓝松鸦

    低海拔

    大约6000粒

    60%

    A: 鸟类贮藏种子的行为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B: 星鸦在冬季对贮藏种子的依赖程度最高
    C: 找到种子贮藏地点的行为仅由遗传物质决定
    D: 贮藏种子的行为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20年九年级生物中考二模试卷
  • 10. 2019 年亚马孙热带雨林与澳大利亚森林的两场大火引起了人们对“火”的关注。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称为。与阳光、 水分一样,火也是影响生物生存与分布的因素。
    火对于草地及稀树草原特别重要。通常,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被等微生物缓慢分解。轻微的地表火能将地面上枯枝败叶中的有机物快速转化为无机物,该过程能加速草地的与能量流动。
    森林中轻微的地表火能够促进低矮灌木的生长,而大规模的树冠火可能引发灾难。

    ①澳大利亚森林中生活着多种澳洲独有的有袋类动物,如考拉、袋鼠等,这体现了生物 多样性中的多样性。火灾烧毁了大面积森林,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严重威胁这些动物的生存。

    ②炎热多雨的气候塑造了亚马孙热带雨林,雨林通过植物强烈的作用增加空气 湿度、促进水循环,维持这一气候。研究者担忧,严重火灾可能打破旧的平衡,使雨林退化, 这将给全球气候变化带来重大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2020年九年级生物中考二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