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    )
    A: 阳光→草→兔→狐
    B: 草→昆虫→鸡→鹰
    C: 昆虫→青蛙→蛇→鹰
    D: 蛇→青蛙→昆虫→草
    难度: 简单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生物中考仿真模拟试卷
  • 2. 生物圈是包括我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家园。下列有关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长期不定向选择的结果
    C: 生态系统中只有腐生细菌和真菌才是分解者
    D: 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华兴联谊学校2019年九年级生物中考二模试卷
  • 3. 下面是有关珊瑚的介绍。阅读回答问题:

    珊瑚虫体内生活着种海藻叫做虫黄藻。造礁珊瑚虫生长发育需要的氧气以及有机物由虫黄藻提供,而其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氮、磷等无机物则提供给虫黄藻。虫黄藻与珊瑚虫之间的关系是。各种珊瑚,都向见光面扩展,背光面即使有充裕的空间,也不向这方向发育。通常在10~20m阳光充足和温暖的浅水区,珊瑚虫才得以充分发育,造就出珊瑚礁。珊瑚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方向和范围的原因是
    珊瑚礁和珊瑚岛上生活的所有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可以看作是一个。如图为海岛珊瑚礁发展过程中,不同年份,珊瑚礁体积,生物的种类数、生物个体数变化。由曲线可知,三者变化规律为,本图可以反映出之间以及生物之间能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省2019届九年级生物中考模拟试卷
  • 4. 在模拟生态系统的系列实验中,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四组:甲、乙、丙、丁。四组玻璃装置中各放入生活状态相同、大小一致的鱼,等量的河水、河泥。甲和乙中有较多水草、丙中水草较少、丁中无水草。装置都密闭,且置于光线明亮的窗台上,乙组用黑布遮罩。表格主要记录装置中鱼的生活状况。

    2天

    正常生活

    有浮头现象

    正常生活

    有浮头现象

    4天

    正常生活

    浮头现象明显

    有浮头现象

    死亡

    6天

    正常生活

    死亡

    浮头现象明显

    /

    8天

    正常生活

    /

    死亡

    /

    约350天

    正常生活

    鱼体基本消失

    鱼体基本消失

    玻璃内壁有绿膜

    鱼体基本消失

    玻璃内壁有绿膜

    鱼表现出浮头现象,是因为水中。实验表明甲装置中的碳--氧平衡维持在良好的状态,是通过(填生理功能)实现的。
    据表中信息判断,乙装置遮光(严密或不严密),原因是
    约350天,丙、丁装置记录的现象,其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南省2019届九年级生物中考模拟试卷
  • 5. 近年来,某市部分蔬菜种植基地构建了以农村户用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是将沼气池、养猪、大棚蔬菜栽培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图中涉及的所有生物(填“能”或“不能”)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原因是生态系统
    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沼气池中的绝大部分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立沼气池的目的是实现了的多级利用,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将大气中的碳转化为蔬菜等生产者体内的碳,是通过蔬菜的实现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南省许昌市2019届生物中考一模试卷
  • 6. 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做调查之后,所绘制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411030177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的植物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
    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看,蛙与昆虫的关系属于
    如果在农作物上喷洒某些难以分解的杀虫剂,体内杀虫剂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调查中发现,蛙的数量逐年减少,原因之一是当地不少农民捕蛙出售。捕蛙会使蛙的数量减少,由于天敌减少而大量繁殖,农作物会遭到严重破坏,而导致减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四联盟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第二次月考试卷
  • 7. 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朽木→真菌→病毒
    B: 草→羊、兔→狼
    C: 阳光→草→羊→狼
    D: 草→兔→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四联盟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第二次月考试卷
  • 8.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知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
    B: 土壤里、池水中的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分解者
    C: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 地球上的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四联盟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第二次月考试卷
  • 9.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的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一个食物网,如需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应加入的生物成分是
    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假若在该生态系统中施用了不易分解的农药,该食物网中农药含量最高的生物类群是
    如果鼠的数量大量增加,蛇、狐和鹰的数量将随之增加,从而使鼠的数量受到抑制而下降,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能力。
    从生物体组成的结构层次上来看,蛇比草多的层次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广元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生物中考仿真模拟试卷
  • 10. 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一)阅读思考

    2014年5月25日,湖南省浏阳河市再次爆发福寿螺灾害,很多禾苗一夜之间被啃食,再请相比5年前可能更为严重.福寿螺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水温在25﹣30℃时活动最为频繁、感觉灵敏;接水温达到33.5℃时行动迟缓,甚至藏于水底;水温低于12℃时活动能力明显下降,水温在5℃以上可以越冬.福寿螺怕强光,多在夜晚浮出水面摄食.福寿螺食性比较杂,偏食植物性饲料,如浮萍、禾苗等,尤其喜食含糖量较高的瓜果类,如甜瓜、西瓜等.一只成熟的雌螺经交配后每隔5﹣10天产一次卵块,卵块为粉红色,气温恒定中28℃以上,约一个星期后便孵化出幼螺.浏阳市曾经在河流中投放青鱼苗来控制福寿螺的数量.

    (二)解决问题

    福寿螺在生物分类上是     
    福寿螺的贝壳的形成与下列哪个结构有关     
    推测青鱼与福寿螺的关系为.
    福寿螺引发的灾害是不经论证盲目从外面引进物种的结果,它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这种现象称为.
    这种用青鱼对付福寿螺的方法,属于.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生物中考仿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