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古诗文积累。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
    ②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
    ③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
    ④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晏殊《破阵子》)
    ⑥受任于败军之际,                      。 (诸葛亮《出师表》)
    ⑦苟全性命于乱世,                      。 (诸葛亮《出师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②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下面句子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对其“潜台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 3. 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            。 (《诗经·周南》)
    ②但使龙城飞将在,                。            (王昌龄《出塞》)
                   , 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
    ④黑云压城城欲摧,                 。           (李贺《雁门太守行》)
                    ,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⑦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⑧吾视其辙乱,            , 故逐之。        (《曹刿论战》)
    ⑨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一联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
  • 4. 古诗文填空
    ①《沁园春·雪》中点明全诗主旨的句子是:俱往矣,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西北望,射天狼。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            
    ⑤人不寐,         。               
                       , 背灼炎天光。
    ⑦今夜偏知春气暖,            。    
                      , 只有香如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从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象赛球一般,因竞争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这两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

    选文中“敬业”中的“敬”的意思是?(用选文中的句子)

    选文第2段中列举的四个理由是为了论述什么?(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根据你的理解和积累,试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不少于3个)。

    “业”在课文中指“职业”,也指从事一件事情,结合你的身份用自己的话谈谈应该怎样对待“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李白传

    [元]辛文房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沮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瑞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瑞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瑞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选自《唐才子传》,有删节)

    [注]①供奉:官名,在皇帝左右供职的人。如供奉翰林。②高力士:唐玄宗时极为得宠的宦官。③清平调:李白所作,共三首。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 8. 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仔细观察右边这幅图,图中所展示的画面是词中的哪一句?

                                                                                                                                   

    词中的“倾城”的意思是                                             , “为报倾城”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态度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古诗文默写。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望江南》)
                  ,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④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⑤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直接抒发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一)阅读《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几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盛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故乡》)
    (二)船长本已不耐烦我父亲那番谈话,就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的叔叔于勒》)

    两篇课文的相关语段对中年闰土和于勒都进行了外貌描写,这些外貌描写反映了人物怎样的生活状况?在这些外貌描写中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省略号往往包含丰富的内容,请分析两段划线句的省略号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说话状况和精神状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