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大自然的赞颂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英国诗人叶赛宁的《夜》和俄罗斯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共同唤起了我们心中自然的诗意,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B: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长篇小说集《羊脂球》,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态度的不断变化,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
    C: 《傅雷家书》是著名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书中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它可以说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D: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世家是传记的一种体例,主要记叙诸侯之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古今诗文默写。
    ①《沁园春·雪》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             ,            , 表现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           ,            
    ②白居易《观刈麦》中最能体现农民辛苦的两句是                          
    ③今夜偏知春气暖,               
                      , 人迹板桥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献给周总理的花

    ①我见过雍容华丽的牡丹,也见过高贵清雅的菊花;见过婀娜多姿的水仙,也见过出污泥不染的荷花;见过朴实无华的小麦花、高粱花,也见过光彩照人的英雄花……

    ②然而,在我记忆深处,使我终生 难忘的却是这样的一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开在花坛暖房,而是开在冰天雪地;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它成长的不是春雨秋露,而是人们的眼泪和心血。

    ③它,就是献给周总理的花。

    ④那是一九七六年一月的一个夜晚,我刚刚下了车,便赶到天安门广场,去向总理表达心中的哀痛。夜色中,广场更加肃穆了,仿佛天空和大地都披上了黑纱。纪念碑下,花圈如海,哀思如海,总理的功德如海!松柏林间,白花似雪,情贞似雪,总理的节操似雪!敬爱的总理啊,您把一生献给人民,您赢得了人民的无限敬重,人民对您无限地眷念!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英雄豪杰可谓多矣,可又有哪个人的去世像我们的总理这样,使八亿人哀痛欲绝,同声痛哭?千万朵圣洁的白花,顶着寒风,冒着霜雪,凝结着爱和恨,满载着哀和愁,在祖国的大地上,为我们敬爱的总理盛开了。

    ⑤眼泪,是人民感情的流露,它只能为人民崇敬的英雄飘洒;白花,是人民心意的寄托,它永远属于我们的总理啊!

    ⑥我含着眼泪,走向那缀着白花的柏树丛。一朵普通的纸花,下面是一张纸条: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您的儿女。这是最普通的花,但又是最珍贵的花。它像牡丹一样华美,它像菊花一样高雅,它像水仙一样情深,它像荷花一样纯洁。这是没有生命的花,是纸做的花,但又是最富于生命的花,它跳动着八亿人民的脉搏,它抚慰着周总理不朽的英灵,它具有着火山爆发的能量!敌人怕它,人民爱它!这是怀念之花,更是斗争之花,骄傲之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2周总理,你在哪里
  • 4.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有暗香盈袖。
                       , 背灼炎天光。
    ③鸡声茅店月,                    
                      , 载不动许多愁
    ⑤燕子来时新社,                     
    ⑥《沁园春·雪》中表达后来者居上,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自信、自励和抱负的诗句是                                                     
    ⑦诗词中运用典故,使得诗词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从而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就运用“                    ?”这一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心情。又如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运用 “                              。”这一典故描写战争激烈的场面,来表明诗人报效祖国的情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比较阅读《孔乙己》和《范进中举》片段,完成小题。
      (甲)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甲段写道:“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其原因是什么?而此时的孔乙己却还是来酒店喝酒了,这又说明了什么?

    文章分析家们说,范进中举后,众邻居竭尽阿谀奉承之能事。请仔细研读乙段中画线句,说说众邻居此时的阿谀奉承表现在哪些方面?

    选文描写人物形象生动,请结合语境体味下列句子描写的作用。(任选一题作答)

    ①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
    ②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甲乙两段塑造人物,都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试分别说说其作用。
    【甲段】                                                                   
    【乙段】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问题。

    [甲]戏答元珍

    [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乙]秋声赋

    [宋]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 , 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  铮铮 , 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賊 , 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注]①物华:美好的景物。②初淅沥以萧飒:起初是淅淅沥沥的细雨带着萧飒的风声。③砰湃:同“澎湃”,波涛汹涌的声音。④    (cōng)   铮铮:金属相击的声音。⑤衔枚:古时行军或袭击敌军时,让士兵衔枚以防出声。⑥烟靠云敛:烟气飘散,云雾密聚。⑦渥然丹者为槁木,黟(yī)然黑者为星星:红润的面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的头发变得鬓发花白。⑧戕(qiāng)贼:残害。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24三顾茅庐
  • 7. 阅读《故乡》中的语段,完成小题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紫色的圆脸,已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
    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加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我问问他的情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地吸烟了。
    ……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小说《故乡》选自《            》作者是       原名          ,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小说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闰土见“我”时为何不叫“迅哥儿”,称“我”为“老爷”?正确的一项是(   )

    文中所指“可悲的厚障壁”是指_______          , 运用了_______   修辞手法。

    选出在这几段中没有运用到的描写方法(   )

    闰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从中可看出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给下列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我们家生活jié jū,远在美洲做生意的于 勒叔叔是全家人的希望,因为于勒叔叔答应回来之后让我们过上好日子。我们盼着于勒叔叔的到来,甚至都做好了买别的计划。有一天,我们离开桥,上船吃牡蛎,发现了一位衣衫lán lǚ的老水手,结果吓得母亲直duō suo,父亲脸煞白。没想到那个卖牡蛎的老水手竟然是我的叔叔于勒。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16我的叔叔于勒
  • 9.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上。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解释下列加划线词。
    ①以头地耳(  )       ②鹰击于殿上(  )          ③秦王色 , 长跪而之( )

    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与臣而将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
           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①其寡人           
    ②故不       
    ③天下缟素                     
    ④长跪而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