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名著阅读。

    从下面文字的括号内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水浒故事,脍炙人口;梁山好汉,形象鲜明。
    鲁智深,绰号①"      "(a.黑和尚b.花和尚c胖和尚),豪爽仗义,粗中有细,为救助落难女子,②      (a.大闹野猪林   b.力伏众泼皮   c.怒打镇关西)。
    林冲,绰号"豹子头",③      (a.倒拔垂杨柳b.身陷高唐州c.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忍气吞声,怀怒未发;④      (a.血溅鸳鸯楼b.手刃陆虞候c.智取生辰纲),雪夜上梁山,奋起反抗,英雄本色。
    石秀,绰号⑤"      "(a.拼命三郎b.神行太保c.托塔天王),艺高胆大,舍生赴义,⑥      (a.枷打白秀英b.孤身劫法场   c.醉打蒋门神),威震大名府。
    李逵,绰号"黑旋风",⑦      (a.斗浪里白条b.毁金刚塑像c.杀泼皮牛二),尽显粗野鲁莽;⑧      (a.大闹高唐州b怒杀阎婆惜c.义夺快活林),只因疾恶如仇。

    梁山一百零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_____,他的绰号是_____。

    傅雷教育儿子待人要_____,做事要_____。   (       )
    A.谦虚,严谨        B.严肃,认真           C.随和,随意

    傅雷一生中任何时期,都没忘记对(  )的忠诚。
    A.爱情        B.朋友        C.文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问题。

    [甲]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苏轼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注]①宋哲宗元祐六年八月,苏轼出守颍州,作此词。苏轼恩师欧阳修四十三年前守颍州时作《木兰花令·西湖南北烟波阔》,苏轼作此词时欧阳修去世已二十年。②长淮:淮河。③颍:颍水,淮河支流。④西湖:此指安徽阜阳西三里的西湖,为颖河合诸水汇流处。

    [乙]六一泉铭并序

    苏轼

    予昔通守钱塘 , 见公于汝阴而南,公曰:“西湖僧惠勤甚文,而长于诗。吾昔为《山中乐》三.章以赠之。”予到官三日,访勤于孤山之下,抵掌而论人物,曰:“公,天人也。人见其暂寓人间,而不知其乘云驭风,历五岳而跨沧海也。此邦之人,以公不一来。公麾斥八极,何所不至?”勤语虽幻怪,而理有实然者。明年公薨 , 予哭于勤舍。又十八年,勤亦化去久矣。访其旧居。舍下旧无泉,予未至数月,泉出汪然。二仲谓余:“师闻公来出泉以相劳苦公可无言乎?”乃取勤旧语,推本其意,名之日六一泉。且之日:泉之出也,公数千里,后公之没,十有八年,而名之日六一,不几于诞乎?日:君子之泽,岂独五世而已,盖得其人,则可至于百传。试与子登孤山而望吴越,歌山中之乐而饮此水,则公之遗风余烈,亦或见于斯泉也。

    (选自《苏轼诗词文选评》,有删改)

    [注]①通守钱塘:任杭州通判。“钱塘”和下文的“此邦”都是指杭州。②公:指欧阳修,号“六一居士”。③惠勤:欧阳修的朋友,苏轼曾为其诗集写序。④抵(zhǐ)掌:击掌。表示谈话时气氛融洽。⑤不一来:指欧阳修未曾在杭州做官。⑥薨:去世。⑦化去:僧人去世。⑧二仲:指惠勤的两个弟子。

    [丙]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修平生与人尽言无所隐。及执政,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谕可否,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修以风节自持,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日文忠。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注]①面赐五品服:指当面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②台谏官:御史台和谏院的官员。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23范进中举
  • 3. 默写下列诗文中的名句。
    ①江山如此多娇,                 。         (毛泽东《沁园春·雪》)
    ②鸡声茅店月,                   。         (温庭筠《商山早行》)
                       , 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月夜》)
                      ,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⑦《观刈麦》诗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隐含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
    ⑧陆游在《卜算子 咏梅》中,                             ”这句话表达了对梅花虽遭摧残,却仍保持高洁、坚贞品格的赞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议论文阅读 ,回答相关问题。
                                                                                             华山并非一条路
          ①在语文学习的诸多品质中,拥有阅读创新的品质无疑是令人艳羡的。可是问起如何创新,许多中学生便会一脸茫然。他们往往觉得,历代前贤像高山耸峙,须仰视才见。我们后生小子,难望其项背,阅读还能创新些什么呢?也就是说,在读书之前,先就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的思想局限于前人思想的樊篱中了。
          ②其实,这种认识是幼稚的。不错,先哲们是树起了一座座思想的高峰,使我们的文化宝库森罗万象,但是要知道,即使这样,他们也并没有穷尽真理,因为读书做学问并非“自古华山一条路”。路是人走出来的,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战士之所以能“智取”华山、克敌制胜,其法宝就是另辟蹊径。读书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要敢于坚持契诃夫所说的,大狗叫是叫,小狗叫也是叫的理论,不让自己的脑袋当前人的“跑马场”。不囿于成见,就必能在前人杂沓纷乱的足迹外另闯出一条新路来。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比如对于鲁迅的研究,几十年来可说是学者如云,名家辈出,专著多多,特别是对鲁迅思想与主体精神的认识、把握、阐释,更是硕果累累。后学者如何进行创新呢?叶世祥用自己的《鲁迅小说的形式意义》回答了这个问题。作者注重自己的阅读感受,因而对许多作品,如《孔乙己》、《故乡》、《社戏》……都作出了富有创造性的独立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有鲁迅个性的小说命题,为我们更全面地认识鲁迅推开了另一扇窗户。
          ③电影导演冯小刚在一次电视采访中谈到自己的导演之路时说,姜文、陈凯歌我认为都将有长长的影子留在影坛,我若照他们的路走,可能走很长的路了,还在他们的影子里。我要努力在他们的影子之外,找到阳光照过来的缝隙。可能我的影子很短,但这毕竟是属于自己的。中学生朋友,你对阅读创新的门径明白些了吗?你是否也应该找一找那些“缝隙”,找到那片属于自己的“阳光”呢?

    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②③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名著阅读。

    《水浒传》的作者是             。它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反映了“                   ”的主题。印证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真理。小说还把英雄好汉们聚居地八百里水泊梁山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得理想社会。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在将它翻译成英文时就定名为“                                            ”。

    《水浒传》中人物性格鲜明,情节引人入胜。请简述林冲风雪山神庙或吴用智取生辰纲的情节。(友情提示:请写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阅读《陈涉世家》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需改为走之旁)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天大雨(     )                      ②为天下(           )                    ③辍耕垄上(      )                   ④陈胜(          )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①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②等死,死国可乎。

    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②天下苦秦久矣。

    ①陈胜用“                ”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用原文回答)
    ②陈胜、吴广派人“           ”和“             ”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起义能顺利进行,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陈胜的才能。他有哪几个方面的才能?请简要作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用“/”为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又 间 令 吴 广 之 次 所 旁 丛 祠 中

    解释下列加点词。
    天大雨________             ②楚人之________③以谏故_______           ④为天下________  ⑤ 鬼  ________          ⑥陈 胜 _______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从本段内容看,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导火线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胜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并为起义做了以下的舆论准备:①                           ②____________(分别用四字短语来概括),然后才发动起义。

    从本段内容可以看出陈胜身上具有那些才能?请简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名著阅读,按要求答题。

    《水浒》中与林冲上梁山有关的情节是(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节选《唐雎不辱使命》)
           【乙】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赵王自效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①;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效迎,卒然见赵王②,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③。”(节选《唐雎说信陵君》)
    注释:①不可得而知也:不可让别人知道。②卒然:同“猝”,突然。
    ③无忌:即信陵君,魏无忌,魏昭王之子。谨受教:真诚地领受教诲。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秦王怫然怒(     )       ②以头地尔(      )
    ③人之有于我也(     )④救邯郸,秦人(     )

    翻译下列句子。
    ①怀怒未发,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②今赵王自效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

    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两段选文的大意。
    甲文:                                                                     
    乙文:                                                                       

    甲乙两文都是写唐雎的事,都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其性格。甲文主要表现了唐雎             的斗争精神;而乙文主要表现唐雎                   的为人处世之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古诗文积累
    ①力尽不知热, 。(白居易《观刈麦》)
    ②池上碧苔三四点, 。(晏殊《破阵子》)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⑦诸葛亮《出师表》一文中,表现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 。
    ⑧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这句是 。
    ⑨《月夜》中描述更深夜静,诗人仰望寥廓天宇发现斗转星移的诗句是:  。
    ⑩《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表现作者要报效国家,渴望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西北望,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