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阅读,回答文后问题。

        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她家坐落在北运河岸上,门口外就是大河。有一回,一只外江大帆船打门口路过,也正是歇晌时分。一丈青大娘站在篱笆外的伞柳阴下放鸭子,一见几个纤夫赤身露体,只系着一条围腰,裤子卷起来盘在头上,便断喝一声:“站住!”这几个纤夫头顶着火盆子,拉了百八十里路,顶水又逆风,还没有歇脚打尖,个顶个窝着一肚子饿火。一丈青大娘的这一声断喝,他们只当耳旁风。一丈青大娘见他们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气更大了,又吆喝了一声:“都给我穿上裤子!”有个年轻不知好歹的纤夫,白瞪了一丈青大娘一眼,没好气地说:“一大把岁数儿,什么没见过;不爱看合上眼,掉过脸去!”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戮着他们的鼻子说:“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那个不知好歹的年轻纤夫,是个生楞儿,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说:“好狗不挡道!”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几个纤夫见他们的伙伴挨了打,唿哨而上;只听咯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绽裂了虎口,也驾驭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

    一丈青大娘为什么要同一帮纤夫打架,由此可见她具有怎样的性格?
    简述节选文字刻画一丈青大娘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这个结局,能否改为“最后,在众人的劝说下,一丈青大娘才开恩放行”,为什么?
    请从上面这段文字中挑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处,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
    分析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句的妙处。

    ①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 , 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 , 也不倒嗓子。

    ②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 , 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 , 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找出选文中与“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相对应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你还在哪部作品中读到与主人公类似的人物形象,试分析她们性格的共同之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蒲柳人家
  • 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地平线

    贾平凹

        ①小的时候,我才从秦岭来到渭北大平原,最喜欢骑上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地奔驰。庄稼收割了,又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稀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屋。差不多一抬头,就看见远远的地笔,天和地已经不再平行。天和地相接了,在相接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②“啊,天到尽头了!”

        ③我拼命向那树丛奔去,骑了好长时间,赶到树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远远的地方,又有一片矮屋,天地相接了,又出现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④一个老人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前,悠悠然如仙翁。

        ⑤“老爷子,你是天边来的吗?”我问。

        ⑥“天边?”

        ⑦“就是那一道很亮的灰白线的地方。去那儿还远吗?”

        ⑧“孩子,那是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呢。”

        ⑨“地平线是什么?”

        ⑩“是个谜吧。”

        ⑪我有些不太懂了,以为他是骗我,就又对准那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线上的矮屋奔去。然而我失败了;矮屋那里天地平行,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一道地平线

        ⑫我坐在地上,咀嚼着老人的话,想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正因为是谜,我才要去解,跑了这么一程,它为了永远吸引着我和跟我一样有兴趣的人去解,才永远是个谜吗?

        ⑬从那以后,我一天天长大起来,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但我却记住了这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去,虽然时有艰苦、寂寞。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相接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的线,总是在前边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奋斗和无穷无尽的精力

    “地平线”隐含的深刻寓意是什么?第⑫段中画线语句“想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地平线”为什么是个谜?(至少答出两点)
    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分析其中一处的作用。
    第⑪段中画线语句“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一道地平线”,对前面哪些语句作了必要的照应?请写出来。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画线句)的理解。(100字左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蒲柳人家
  • 3. 如果你读过《水浒传》,你就会明白宋江、吴用、李逵为什么外号叫做“及时雨”“智多星”“黑旋风”。在这篇课文中,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号称“一丈青大娘”?爷爷为什么号称“何大学问”?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这两个人物的性格?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蒲柳人家
  • 4. 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蒲柳人家
  • 5. 指出下面句子的语病并加以改正。

    ①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②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

    ③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④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蒲柳人家
  • 6. 仔细品味下面几段文字,体会这篇小说《蒲柳人家》的语言特色(如词语和句式的选用、修辞方法和语言风格等)。
    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拴贼扣儿。
    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
    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
    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蒲柳人家
  • 7. 《蒲柳人家】这篇小说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和评书艺术的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课外阅读《水浒传》《西游记》以及评书《三侠五义》《说岳全传》等,体会本文与它们之间的联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蒲柳人家
  • 8.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望着这些蚕zhí zhuó地、勤奋地工作,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的相似。

    ②老老少少都在诉说自己的悲哀,都为我们的宇航员感到骄傲。yín mái笼罩着整个国家,我们走出家门,手拉着手,互相安慰。

    ③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g nì jì了。

    ④他本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从早到晚关在家里,难受得屁股下rú zuò zhēn zhān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蒲柳人家
  • 9. 创新作文

        鲁迅先生通过对孔乙己的肖像描写,表现孔乙己的性格特点;通过肖像、行动的前后对比,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

    请你学习运用肖像描写和对比写法,以“我心目中‘不老的爷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中必须用肖像描写和对比写法,其他描写人物的写法,要依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2)内容充实,中心明确。(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4)字数不少于600。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孔乙己
  • 10. 说说下面几句分别表明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

    A.跌断,跌,跌……

    B.他排出九文大钱。

    C.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

    D.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E.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

    F.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