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我”与其他几个孩子的性格差异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同步练习
  • 2. 理解下列句子中“为”的不同含义:

    ①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众服为确论

    ③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6.24 河中石兽 同步练习
  • 3. 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闻笑曰
    B: 当求于上流
    C: 一老河兵闻
    D: 其反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6.24 河中石兽 同步练习
  • 4.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山门于河                         

    ②阅十岁                              

    铁钯                                        

    于沙上                              

    ⑤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⑥如是再                              

    ⑦沿河求之,不亦乎                

    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文学常识填空。
    杜牧,字,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朝代)文学家。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之为“小杜”,与合称为“小李杜”。
    《贾生》的作者李商隐是(朝代)诗人。诗中的“贾生”指的是西汉政论家、文学家
    杨万里,字,世称“”,南宋诗人。
    赵师秀,南宋诗人,“”之一。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全国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 6. 阅读理解课文《河中石兽》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依据是;讲学家判断其在,理由是;老水兵则判断其在,是因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6.24 河中石兽 同步练习
  • 7. 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小舟 铁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6.24 河中石兽 同步练习
  • 8.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春夜别友人

    [唐]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从一、二句中的“金樽”“绮筵”可以看出饯别酒宴场面的隆重。
    B: 三、四句中的琴瑟之思和别路之忧都蕴含着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C: 五、六句通过写明月的“隐”和长河的“没”表明朋友已经远去。
    D: 七、八句表达诗人对前路漫漫的感叹以及与友人再会难期的惆怅。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全国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 9. 《河中石兽》选自,作者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6.24 河中石兽 同步练习
  • 10.                                                                                    月亮:地球的刹车

        于生命的自然状态来说,地球的动态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当人类诞生以后,过分的星球动荡将会是灾难。试想,如果到处是火山,是海啸,是山崩地裂,人类将会为此而疲于奔命,将会终日生活在极度惊恐之中。

        然而,我们的运气的确很好,地球有一个刹车装置,它把地球的动态逐渐地从一个很快的转速减缓到较慢的转速,这就是月亮。月亮的引力对地球的动态默默施加了四十多亿年的影响,在四十多亿年的时间里,降低了地球一半左右的旋转速度,从每天大约10个小时的昼夜交替,渐变为后来的24小时。细算一下,平均每天减少0.02秒。这是一个极小的数字,却是极重要的数字。这个数字既不能大,也不能小。大了,就会使地球的转速降低得太多,不利于地球的动态;小了,就是刹车动力不够。  

        人们不知道月亮到底是怎么来的,几种分析都不够圆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月亮,地球的环境将不如现在这么美好。因为很多学者认为,是月亮的存在使地球的旋转姿势稍有偏斜,因此就有了季节的区分。但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数字意义上的论证,因为火星虽然没有与这么大的“月亮”为伴,火星的旋转姿势却和地球一样,也是偏斜的。当然,月亮在夜晚起到的照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没有电灯的远古时期,月亮比今天要显得亮得多。但是,月亮真正的作用似乎是为人类的文明做准备。它曾经离地球只有10万公里,30亿年前看起来要比现在大一倍。如果那时已经有了智慧生命,估计眼神好的人都能看见月亮表面较大的环形山。

        月亮的存在使地球转速减慢,而地球转速的减慢也减弱了地球对月亮的控制,于是月亮也在一点点地远离地球。地球不断地减慢转速和月亮不断地离开地球是以往地月史中最重要的互动关系,而这种关系到人类出现后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现在地球的一天是24小时,这使我们都有一个温馨的漫漫长夜,有着不必时刻警惕灾难警报的安详睡眠,有着不断升值的房地产生意。月亮送给我们人类的真正礼物就是自有地球这颗行星以来最稳固的地壳。

        除了对我们生活的关照,月亮还是我们认识太阳及宇宙的非常出色的不可替代的工具。月亮逐渐离开地球至今,月亮的月面直径与太阳的视觉直径完全一致,因此,发生日食时,人们就可以通过月亮对太阳的遮挡来仔细观测太阳。如果没有月亮造成的日食,人们对太阳的认识恐怕还要延迟很多年。人们之所以能够在50年代应用核聚变发明氢弹,其中的部分原因也许和月亮的存在有关系,因为氢弹的发明是从太阳的能源机制中获得了启发的。氢弹的发明对人类是一个威胁,它警告人类不要自己毁灭自己。②实际上,一个注定要彻底毁灭整个人类的东西一旦被制造出来,人类反而有了前所未有的理智。有趣的是,直到现在,人类已经有了超过50年的世界范围的和平,而从理论上说,人类现已具有在地球转完一圈之前就彻底毁灭自己的能力。

        月亮通过大海的韵律制动地球,这很有意思。地球上的水居然是美妙的刹车媒介,海洋的潮涨潮落就是对地球转动能量的抵消。最终,这些水会使地球失去月亮,因为海洋的潮汐将更多地降低地球的动能,这样就会继续减少约束月亮的引力。按照这个程序,月亮大约会在10亿年之后彻底脱离地球。但是我们相信,那时人类已经可以以高度的文明来控制这种事情,至少月亮必将是地球的土地的延伸,人类也一定有办法保持月亮和地球的亲密状态。

        月亮是离地球最近的一天体,它的存在给了人类一个可以突破地球这颗行星的机会。毋庸置疑,人类已经把登上月球当做文明的最高成就之一。这的确是自生命从海洋爬上陆地以来的最重要的事件。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人类对自己星球的超越都是非凡的壮举,而不是因为月亮离我们只有38万公里,所以这种壮举才得以实现。除了月亮,离我们最近的就是火星或者金星,然而它们也是在5000万公里以外。如果没有月亮,人类登上外星的计划和豪迈,将至少推迟六十多年。

    “地球的动态”是指第一节中的(1)(2)(3)。

    第二节中,为什么说这0.02秒是个极小的数字,也是个极重要的数字?

    你同意第三节中“季节区分”的说法吗?为什么?

    第三节中“月亮真正的作用似乎是为人类的文明做准备”一句照应下文哪些事情?​

    划线句①的结构作用是什么?

    你怎样看划线句②所提出的看法?​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4《月亮上的足迹》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