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对《秋天的怀念》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写窗外树叶飘落,暗示“我”当时悲凉的心情,也为下文母亲“挡在窗前”,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做铺垫。
    B: 文章反复写“看花”,“看花”是全文的中心事件,也是母爱的集中体现。“我”的命运和“花”的命运紧密相连,“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C: 标题中的“秋天”与文中写人、记事、写景有关,“秋天”不仅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也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D: 文中的母亲活得最苦,她不仅忍受“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还承受着儿子终生瘫痪的残酷现实和儿子痛苦绝望的心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秋的怀念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秋的怀念
  • 3. 同学们对《秋天的怀念》中一句话的朗读设计产生了分歧,你认为设计恰当的一项是(    )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A: 重读“扑”“抓”,“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和“忍住哭声说”两句之间要连读,重读“忍住”“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朗读时要气缓声长。
    B: 重读“母亲”“我”,“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和“忍住哭声说”两句之间要停顿,重读“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朗读时要高亢急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秋的怀念
  • 4.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酝(niàng)    稀(shū)      (yīn)红     (nèn)叶
    B: 应(hè)       抖(sǒu)      (mò)样      (hōng)托
    C: 枯(téng)     高(miǎo)     池(qí)      (zhì)热
    D: 萧(sè)       (sǒng)峙     (qī)息      (zhù)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
  • 5. 文学常识填空。

    《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他的代表作有散文《》《》《》等,小说《》《》《》等。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精彩练习】5秋天的怀念
  • 6.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滂沱大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夜把刚长出的瓜秧子都打蔫了。
    B: 家乡的荔枝花开了,荔枝树上蜂围蝶阵,这些小精灵呼朋引伴 , 吮吸着仙露琼浆。
    C: 他博学多闻,口才绝佳,经常显出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人敬佩!
    D: 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花枝招展 , 鸟儿回来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
  • 7. 阅读下面的习作片段,按要求进行修改。

        告别了冬日的寒冷,我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欢乐,独自一人去寻觅春天。

        走在路上,我感受到了全新的气息。湛蓝的天空,好似澄澈宁静的湖水;和煦灿烂的阳光,正像人们开心的笑脸A微风轻拂脸庞,亦如母亲那温柔的手掌。

        我用心去聆听。我听到了!小鸟在树上轻轻地呢喃:春天到了!话毕,她又一溜烟似的消失得无影无踪,B我知道,她是去挨家挨户地报告春天到了的喜悦呢!

        ……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写画线的A句,使之与前面画线的句子的句式结构一致。
    面线的B句有语病,应
    在C处补写一句话,使之与文章开头呼应,并小结全文,点明中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冯剑华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阳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

        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核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各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是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有删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
  • 9. 下列依次填在①②③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说春天的花儿是草本的,①________,那么秋天的花儿就是木本的,②________秋光照耀在一树一树的叶子上,③________,铺天盖地,人就陶醉得有些许震撼。

    A: ①娇嫩,柔弱,让人怜惜;②灿烂,刚毅,让人赞叹;③花朵沉淀成醇酒,叶子燃烧成花朵
    B: ①灿烂,刚毅,让人赞叹;②娇嫩,柔弱,让人怜惜;③叶子燃烧成花朵,花朵沉淀成醇酒
    C: ①娇嫩,柔弱,让人怜惜;②灿烂,刚毅,让人赞叹;③叶子燃烧成花朵,花朵沉淀成醇酒
    D: ①灿烂,刚毅,让人赞叹;②娇嫩,柔弱,让人怜惜;③花朵沉淀成醇酒,叶子燃烧成花朵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
  • 10. 阅读下面的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还有一支春天的歌

    汪国真

    有片草地我们都走过/有朵小花我们都记着/有个愿望我们都曾有过/有段往事我们都珍藏着

    有过追求  有过失落/有过平坦  有过挫折/我们有过许多许多/还有一支春天的歌

    其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一支春天的歌。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以“那一支春天的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