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古诗词阅读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歌首联通过回忆,叙述了诗人_______的遭遇。颔联采用_______的写法,表现了诗人归来后看到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与洒脱。请结合划线诗句,试作简要赏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古诗文默写。

    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①急湍甚箭,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③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⑤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名句。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失意的时候。当你怅惘、沮丧之时,我们应该抱“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样的态度,要有对人生、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积极精神和豁达胸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按课文原文填空。
    ①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②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③ 浊酒一杯家万里,                                  
    ④唐代白居易的诗歌《池鹤》中,表现出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的二句诗是:“                                                                         。”
    ⑤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评说文学,称赞自己的文学风格的诗句是                                    ,                                           。
    ⑥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名句默写。
    ①海内存知己,_________             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③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         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_______________。(范仲淹《苏幕遮》)
    ⑥人有悲欢离合,            ,           。(苏轼《水调歌头》)
    ⑦《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突出表现水流的湍急,《与朱元思书》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⑧《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化用典故,表达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到文天祥的“________ _?_______ _ _ 。”我们看到了仁人志士对生死所作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活板》

    [乙] 针,生于山中 , 处于室堂。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长其尾而锐其剽 , 头铦达而尾掉缭。无知无巧,善治衣裳。不盗不窃,穿洞而行。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尾生而事起,尾收而事已。既以缝表,又以连里。既能合纵,又善连横。无羽无翼,反复甚急。日夜合离,以成文章。下覆百姓,上饰帝王。功业甚博,不显贤良。簪以为父 , 管以为母。用时则出,不用则藏。

    (选自《荀子·赋》,有删改)

    [注]①生于山中:缝衣针用金属制成,而矿石出自山中,所以说“生于山中”。②尾:线。③剽:针尖。④铦(xiān)达:锐利挑达,畅通无阻。⑤掉缭:摇曳而缠绕的样子,形容线的长。⑥尾收而事已:线尾打结就新衣完工。⑦簪以为父:簪,大针。一般小针由这种大针磨细而成,所以说“簪以为父”。⑧管:存放针的圆管状工具。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全国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25 活版
  • 8.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 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杜牧《赤壁》中指出要建立一番事业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咏史名句是:
    默写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③为迎新燕入, 。     (葛天民《迎燕》)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⑤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⑥临风一唳思何事, 。     (白居易《池鹤》)
    ⑦爱惜芳心莫轻吐, 。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⑧若待上林花似锦,。 (杨巨源《城东早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解释下列加线字的意思。
    ①薄暮冥冥   (   )             ②多会于此  (   )          
    ③春和景明  (   )              ④不以物喜    (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

    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