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离我们五米的地方,出现一个黑影,下沉到底。使我害怕的鲨鱼的念头又涌现在我心中了。可是,这一次我又错了,在我们面前的并不是海洋中的怪物。

    那是一个人,一个活人,一个印度人,一个黑人,当然是一个采珠人,一个可怜人,他未到采珠期就前来采珠了。我看见他的艇底,停泊在距他头上只有几英尺的水面上。他潜入水中,随即又浮上来。一块砸成像小面包一般的石头夹在两脚中间,一根绳索缚着石头,系在他的艇子上使他可以很快地沉到海底下来。以上就是他所有的采珠工具。到了海底,约五米深,他立即跪下,把顺手拿到的小纹珠贝塞入他的口袋中。然后,他上去,倒净口袋,拉出石头,又开始下水采珠,一上一下,只不过三十秒钟。

    我(    )地观察他。他的工作很有规律地进行,在半小时内,没有什么危险威胁他。所以我就对这种很有兴趣的采珠景象习惯了,忽然间,在这个印度人跪在水底下的时候,我看见他做一个害怕的手势,立即站起,使劲往上-跳。要浮上海面去。

    我明白了他的害怕。一个巨大的黑影在这不幸的采珠人头上出现了。那是一条身躯巨大的鲨鱼,发亮的眼睛,张开的嘴巴,迎面斜刺地向前冲来了!我怕得发愣,甚至想动-动也不可能。

    这个饥饿的动物,用力拔一下鳍,向印度人身上扑来,他躲在一边,避开鲨鱼的嘴,但没有躲开鲨鱼尾巴的打击,因为鱼尾打在他胸上,他翻倒在水底下。

    这个场面不过是几秒钟的事。鲨鱼回来,翻转脊背,就要把印度人切成两半了,这时候,我觉得蹲在我近边的尼摩船长突然站起来。然后,他手拿短刀,直向鲨鱼冲去,准备跟鲨鱼肉搏。

    鲨鱼正要咬这个不幸的采珠人的时候,看见了它新来的敌人,它立即又翻过肚腹,很快地向船长冲来。

    我现在还看见尼摩船长当时的姿态。他弯下身子,带着-种特别的冷静,等待那巨大的鲨鱼。当鲨鱼向他冲来的时候,船长非常(    )地跳在一边,躲开冲击,同时拿短刀刺入鱼腹中。不过,事情并没有完,结果尚未分晓。怕人的战斗开始进行了。

    勇敢大胆的船长,抓住鲨鱼的一只鳍,跟这个怪物肉搏,短刀乱刺鲨鱼的肚腹,但没有能刺到致命的地方,就是说,没有能刺中鱼的心脏。鲨鱼死命挣扎,(    )地搅动海水,搅起的漩涡都要把我打翻了。

    我很想跑去接应船长。但被恐怖慑住,还能挪动。

    我两眼发直地注视着。我看见战斗的形势改变了,……船长被压在他身上的巨大躯体所翻倒,裨在永底地下。一会儿,只见鲨鱼的牙齿大得怕人,像工厂中的大钳一般,尼摩船长的性命眼看就要不保了,忽然,尼德·兰手拿鱼又,转念之间,迅速向鲨鱼冲去,他投出可怕的利又,打中了鲨鱼。

    ……意外得救的人,转瞬间,都到了采珠人的小艇上。

    尼摩船长首先关心的事是要救活这个不幸的采珠人。

    很好运,由于康塞尔和船长的有力按摩,我看见那个不幸的人渐渐恢复了知觉。

    一上了小艇,尼摩船长的第一句话是对加拿大人说的,他说:

    “兰师傅,谢谢您。”

    八点半,我们回到了诺第留斯号船上。

    在船上,我把我们在马纳尔一带礁石岩脉间旅行所遭遇到的事故细细回想一下。 其中有值得注意的两点一定要提出来:一点是关于尼摩船长的无比勇敢,另一点是关于他对人类、对于逃到海底下去的这一种族的一个代表的牺牲精神。不管他怎么说,这个古怪的人还没有能完全斩断他爱人的心情。

    当我把这一点向他提出来的时候,他口气稍微有些(    )地回答我:“教授,这个印度人是一个被压迫国家的人民,我的心还在这个国家,并且,直到我最后一口气,我的心也是在这个国家!

    (节选自[法]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有删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2. 请根据《海底两万里》南极的一段旅程,将尼摩船长和同伴们的自由行攻略补充完整。

    时间:1867年3月

    地―点:南极

    交通工具:“诺第留斯号”

    主要人员:尼摩船长、法国生物学者(A)、康塞尔、尼德·兰

    行程记录:看南极冰山美景、观赏南极动物、插上登陆旗帜

    危险提示:浮冰里穿行、(B)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3. 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言的感慨。试举两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马说(部编)同步练习
  • 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①人也。少厉②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后诏三府掾属③举谣言④,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⑤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⑥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⑦哉!以会日⑧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⑨,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⑩,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

    【注】①汝南征羌:郡县名。②厉:磨练。③掾属:下属的官。④谣言:群众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⑤猥:众多。⑥叨秽:贪污腐败。⑦简札:指奏章。⑧会日:指三公会议的日子。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⑨传舍:驿舍,供外交使节和传递政府文书者休息的地方。⑩塞:消弭,平息。

    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会日迫促”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②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马说(部编)同步练习
  • 5. 按《马说》原文填空。           
    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
    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
    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本文的主旨是:
    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马说(部编)同步练习
  • 6. 《马说》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马说(部编)同步练习
  • 7. 《马说》中,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马说(部编)同步练习
  • 8. 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马说(部编)同步练习
  • 9.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卢君出牧衢州,有一士投贽①。公阅其文,十篇,皆公所制也。密语曰:“非秀才之文。”对曰:“某②苦心忧课③,非假手也。”公曰:“此某所为文。兼④能暗诵否?”客词穷,吐实曰:“得此文,无名姓,不知是员外撰述。”惶惶欲去。公曰:“此虽某所制,亦不示人,秀才但有之。”

        比去,问其所之。曰:“汴州梁尚书也,是某亲丈人,须住旬日。”公曰:“大梁尚书乃亲表,与君若是内亲,即与君合是至亲。此说,想又妄耳。”其人战灼⑤,若无所容。公曰:“不必如此。前时恶文及大梁亲表,一时奉献!”

    【注】①投贽(zhì):投递求见的名贴,这里指秀才把文章递进去,求得提拔的意思。②某:自称,相当于“我”。③课:功课,学业。④兼:这里可译作“也”。⑤战灼:哆嗦,打战。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非手也:

    ②客词

    ③秀才有之: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比去,问其所之。

    选文中秀才是一个怎样的人?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马说(部编)同步练习
  • 10. 《马说》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马说(部编)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