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朝实行分封制,分封对象是王室的家属、商朝的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这段材料说明(   )

    ①周朝实行分封制   ②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③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   ④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乐清市英华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9月学业水平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 2.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各流派提出了不同的治世方案。下列“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
    A: 墨子—儒家
    B: 老子—墨家
    C: 孟子—道家
    D: 韩非—法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乐清市英华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9月学业水平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 3. ……一位诗人,延续千载的爱国情怀;一样食物,属于中国人的温暖之味;种文化、坚守的永恒纪念……由此可见,这里纪念的传统节日是(    )
    A: 元宵节
    B: 春节
    C: 中秋节
    D: 端午节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中国历史 人文地理期末试卷
  • 4. 以下关于诸子百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儒家

    孟子

    兼爱非攻

    B

    道家

    老子

    无为而治

    C

    墨家

    孙子

    民贵君轻

    D

    法家

    庄子

    以法治国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 5.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本质上体现了( )
    A: 法家的衰落
    B: 中央集权的强化
    C: 加强思想控制
    D: 注重儒家学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七年级上册夏商周时期(一)
  • 6. 西周初年的国家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10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的发展趋势是( )
    A: 走向统一
    B: 弱肉强食
    C: 诸侯争霸
    D: 国家数目越来越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七年级上册夏商周时期(一)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和“天下为家”分别指的是什么制度?它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的社会状况?
    从此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什么社会的发展阶段?这种社会包括哪些朝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七年级上册夏商周时期(一)
  • 8. “近乡情怯”“故土难离”,故乡情结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商朝前期却几次迁都,其原因是(  )
    A: 战乱、环境变化
    B: 统治者想扩大势力
    C: 外族人侵
    D: 思念家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七年级上册夏商周时期(一)
  • 9. 下图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的目录截图,图中两个空白书名号中应填写的内容是(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七年级上册夏商周时期(一)
  • 10. 甲骨文的书写方式是( )           
    A: 用刀刻
    B: 用毛笔写
    C: 用树枝写
    D: 用碳笔写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七年级上册夏商周时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