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以下主张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匹配正确的是(   )
    A: “兼爱”“非攻”——老子
    B: “仁”者,爱人——墨子
    C: “无为”“仁政”——孔子
    D: “民贵”“君轻”——孟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开学考试试卷
  • 2. 《史记》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这反映的是(   )
    A: 武王伐纣
    B: 西周分封制
    C: 春秋争霸
    D: 战国七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开学考试试卷
  • 3. 海昏侯墓是(西汉)汉废帝刘贺的墓葬,是中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其出土的文物可能有(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社八下明清时期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 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 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材料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提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的相关论述,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请写出材料三中“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名称。《史记》的作者是谁?请回答这部作品史学地位。   
    结合材料四中习总书记的讲话,围绕如何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说说你的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社八下明清时期
  • 5. 《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个坚定的孔子的信徒……荀子又是诸子中的一个综合者,他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但同时对于庄子的天论,有很多的吸收,因此发展出“天人之分”的学说。这体现出战国时期思想发展的特点是(    )

    ①相互争论批判

    ②彼此吸收融合

    ③儒家思想独尊

    ④强调天人合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诸暨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 6. 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春秋战国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 文明起源,封邦建国
    B: 诸侯争霸,社会变革
    C: 政权分立,民族融合
    D: 开放革新,经济繁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诸暨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 7. 1955年,郭沫若题词称赞扬李冰:“掘离堆,凿盐井,不仅嘉惠蜀人,实为中国二千数百年前卓越之工程技术专家”。“掘离堆”指兴建(    )
    A: 都江堰
    B: 阿房宫
    C: 秦长城
    D: 龙门石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检测试卷
  • 8. 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先秦,形成于秦汉。

    [萌芽]

    材料一商鞅曾多次游说秦孝公, 均不成功。最后,他以“霸道”游说孝公,“霸道”是强化君主集权,使用刑法,奖励耕织,以经济和军事实力称霸天下的理论。孝公被这种学说深深吸引。

    一一摘编自王绍东《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初创]

    材料二在地方行政机构上, 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把全国分为36郡,秦末增至40余郡。郡设郡守,为一郡的最高长官,掌管全郡,一郡之内辖若干县,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不足万户的设县长。郡县的长官均直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跌宕]

    材料三刘邦共封十国, 并且规定只有姓刘的才可以封王。刘姓诸王专制一方,除丞相一职由皇帝任免外,其他一切官员皆由诸侯王任命。汉初的诸侯王实际上形同独立王国,叛变很难避免,高祖死后四十年即有“七国之乱”。……将刘邦同秦始 皇相比,鄙陋与圣德立见。

    ——摘自李定一《中华史纲:从传说时代到辛亥革命》

     [巩固]

    材料四平叛“七国之乱”后,景帝在吴、楚、赵、齐等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但规定诸侯王不得干预各自封国的政务,“天子为置吏”。……元朔二年,汉武帝准许梁王等将部分国土分与其弟,并下诏“诸侯王分与子弟邑者”,朝廷均已批准。此后,“诸侯惟得衣食租税”。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商鞅鼓吹的“霸道”属于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主张?
    为什么李定一认为秦始皇“圣德”而刘邦“鄙陋”?请你结合材料二、三并联系所学知识予以阐释。
    结合材料四,分析汉武帝“推恩令”得以顺利实施的原因。
    秦汉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结合上述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从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角度予以阐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检测试卷
  • 9. 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并驾齐驱,故有“非儒即墨”之说。下列主张出自儒家的是(    )

    ①无为而治

    ②因材施教

    ③“仁政”“礼治’

    ④“兼爱”“非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 10.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绚丽多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及至秦,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史记》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于是上从其计。——《汉书》

    材料三: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两晋南北朝史》

    请写出年代尺中A所处的时期和B所在时期的时代特征。
    根据材料二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加强思想统治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材料三体现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不得照抄原文) 并说说这次改革的积极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